边缘型人格有什么表现(边缘型人格多可怕)
导语:每天一点心理学:边缘型人格的形成、表现和治疗方法
大家可能对边缘型人格还不是很熟悉,而恰恰是这个人群是最需要关注的。他们的情绪很波动,非常渴望爱,却又与人群格格不入。
BPD患者通常处在“不被认可的环境”中。父母针对儿童的情绪反应做出否定的、惩罚性的或不恰当的回应,导致BPD患者在情绪调节、理解情绪以及情绪反应的容忍上出现问题。导致患者也会不认可自己的情绪反应,并对自己的情绪采取过于简化且不切实际的态度。
Marsha M.Linehan创立的辩证行为疗法核心是使患者习得耐受情绪和调节情绪的技能,同时认可自己的情绪反应。
边缘型人格有三个核心假设:“世界是危险的、充满了恶意”,“我是无力、脆弱的”和“我天生不被接纳”。前两个假设相结合导致了患者的高度警觉以及人际不信任。除了高度警觉外,BPD还有另外两个核心性认知特征:“二分法(非黑即白)”,“较弱的身份认同感”。
患者一方面认为自己是脆弱的,别人是强大的,另一方面认为别人是不可相信的,心怀恶意的,导致了患者在“黏着别人”和“因不信任而推开别人”之间摇摆。
边缘型人格的形成
边缘型人格的人们情绪非常波动,在他人是否能满足我需求之前,他们感到非常担忧,在他人不能满足他们需求之后,他们又很生气。这种情绪非常的剧烈,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边缘型人格主要是在0-3岁时,妈妈的不在场有关。那时候作为小孩子的他们,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哭,因为那可能意味着死亡。从那时,他们的身体中就积攒了很多对世界的失望、愤怒和恐惧。
也许他们的妈妈在她0-3岁的时候,得病了,而周围的照顾者支持很少,所以形成了儿童一个印象:自己是没有人管的,非常绝望,“没有人会关心我”。
再后来,长大后,照顾者对儿童的情绪反应为否定的、惩罚性的或不恰当的回应,例如父母对于儿童愤怒的回应是反击,导致儿童形成了压抑愤怒的行为模式。这样小时候没人管的创伤依旧会被激发,而且还会增加“人是有恶意的,没有人可以相信”的信念。
成人后的他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事情不顺时,很愤怒,同时又对能否成功依恋他人很担忧。这大概还是来源于小时候的那段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日子。
而当自己遇到被伤害的时候,小时候形成的认知“人是有恶意的,是不可相信的”,而远离他人,或者压抑愤怒以求关系中的安全感。总之患者在安全感和不信任感之间来回转移。
边缘型人格的表现
边缘型人格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遭遗弃或虐待的儿童模式”,包括“我是没有人关心的,没有人管的”,情绪表现非常绝望和恐惧,患者非常害怕该模式,不仅因为会伴有强烈的情感伤痛,而且紧随着该模式之后的“惩罚性的父母模式”被激活,这预示这“自我惩罚”,即患者会谴责自己,糟糕至极,活该受到惩罚。
2、“惩罚性的父母模式”:童年时期,患者表达负面情绪、观点或愿望时,常会遭到其照料者的惩罚-“你是个坏孩子”,或者隐含的惩罚(无视孩子好几天),照料者遗弃性的威胁话语“我要把你送到孤儿院去”等都内化到“惩罚性的父母模式中”。这样导致了患者对世界的不信任,同时增加了“他人是可恶的,会伤害我”的信念。
3、“愤怒或冲动的儿童模式”:患者一般会体验、回避表达愤怒,这种被压抑的愤怒便会在内心积聚并以相对失控的方式喷涌而出。而发飙之后,接踵而至的就是“惩罚性的父母模式”。其背后的核心信念是“他人是恶意对待我”。
BPD大部分时候处于“超脱疏离”的状态中,他们似乎并不与他人真正接触、建立关系,他们对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好像也没有真正去体验。该模式防御依恋风险(因为依恋可能会带来痛苦、被遗弃、被惩罚)。
边缘型人格的治疗
边缘型人格的治疗需要减少患者的“超脱的保护者模式”,通过提供安全感即处理创伤来疗愈“被遗弃的儿童模式”,逐步将“愤怒/冲动的儿童模式”重新塑造为“健康的自信决断表达”,从患者的系统中剔除“惩罚性的父母型模式”,增强“健康成人模式”。
可以看到,边缘型人格的人们想要获得突破,需要超越自己的“被抛弃”的恐惧和“被伤害”的愤怒,将其转化为安全依恋和自信表达。过去的环境已经远去,现在的生活需要一点点重新建立,觉察过往的影响,并加以改变,相信改变是可能的。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娴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