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一提到“江湖”二字,我想曾经有过侠客梦的朋友心里都会不由自主得浮现出这两句诗。
其中很多人只知道这两句诗出自李白的传世名篇《侠客行》,但并不清楚这两句诗自来可不是什么好话。
故事得从庄子讲起,一场关于三种剑术的较量
《庄子·杂篇·说剑》是这两句话的真正出处,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赵文王喜剑,很多剑客就投其所好,前来投奔。赵文王每天都看着他们互相厮杀,感觉很过瘾。三年下来,国政荒废,太子十分忧虑,于是就找到了庄子来劝说赵文王。
庄子打扮成一个剑客的模样去见了赵王,对自己高超的剑术就用了这两句话来描述:“臣之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意思是说十步之内,有我无敌,按照这个密度,千里之内没有人可以滞留我前进的脚步。赵文王一听,那岂不是天下无敌了吗?这当然得见识一下。于是约定了日期,想让庄大侠表演一番。
此后七天,赵文王通过厮杀,选出了五六个实力强劲的剑客准备和庄子比剑。到了日子,赵文王大设宴席,把庄子请来,问他需要什么样的宝剑?庄子说:“我有三剑,请先介绍一番,再由大王决定用哪一把。”
于是庄子就开始了天子之剑、诸侯之剑与庶人之剑的论述。可谓气势磅礴,震人心弦:
- 天子之剑:
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秋,行以秋冬。
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
- 诸侯之剑:
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杰士为夹。
此剑,直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
- 庶人之剑:
蓬头突髻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
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
此庶人之剑,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
赵文王听了这一席话,大受震动,以上宾礼节对待庄子。
这就是这两句话背后的故事。所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只是庶人之剑,匹夫之勇,不足取。
中国的江湖从未离开过庙堂,真正的侠事也不在草野最初的江湖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规矩,行走其间的多是“义气”为重的死士。但这些人的义气其实不是真正的义气,而是一种报恩的心态。他们不去做什么惩恶扬善的好事,只为了有朝一日能杀身报主,偿还知遇之恩。
像四大刺客行事都可以见到这种“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
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相侠累;豫让刺赵襄子;荆轲刺秦王。这四个人都是勇士,但其本身都是为了报恩而去杀人,所杀之人和他们自身其实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甚至也不是什么万恶不赦之徒。
以我们如今的眼光来看,这些行为其实只能说是悲壮,但其间并没有多少侠气。所以统治者虽然也蓄养死士,但对这类人是有些反感的,以武犯禁是他们的常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死士、壮士、门客、侠士、豪强其实都属这一类,往往都不是什么好人。
随着官府对这些人的打压和惩治,就出现了后世真正的侠客。这类人往往以报效国家和急人所难为理想,比如曹植《白马篇》里所说的幽并游侠,有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气概。
从一种“一怒辄杀人”的暴徒变成了行侠仗义的正面形象。
喜爱金庸小说的读者,当不会忘记郭靖的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往往这一类人都是英雄气概,豪爽奔放,或杀贪官污吏,为民请命;或驰骋边关,守土安邦。而一些不愿意参与国家大事的人物,比如杨过、黄药师等,往往都是亦正亦邪的存在,其受人尊敬的程度远不如王重阳、郭靖、洪七公等人。
其他如古代小说传奇中,《聂隐娘》、《昆仑奴》、《虬髯客传》、《霍小玉传》等,还有像《七侠五义》一类的侠义公案小说,里面正面形象的侠客都和官府庙堂脱不开关系。
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大义,只有这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侠,才会被后世所铭记。
一群以苍生为己任的草野之民,所行之事却关乎庙堂社稷的存亡,这才是符合我们传统价值观念里的江湖所在。
江湖不是以武艺超群为擅场,而是一种气节的凛然
不是所有的侠客都拥有超拔的武功,金庸笔下就有着韦小宝一类的主角。而现在小说当中,不论是武侠还是玄幻、仙侠一类,对比起来其实就会发现,主人公虽然往往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们可能会腹黑、贪财、甚至会有一点滑头,但是在面临大义的取舍上,无一例外都选择了舍生取义。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统一的形象,就是因为中国社会上这种行侠仗义、心怀苍生的传统存在。这种价值观留存了两三千年,依然是我们社会精神的支柱之一。所以面对列强入侵的时候,会有学生的罢课游行,有文人的刀笔犀利,甚至土匪、乞丐都振身而起,共赴国难。
这种气节不是每个民族都存在的,它需要一种集体的荣耀,敢于舍弃小我来成全大我,是最高尚的价值追求。
中国人笔下和心中的江湖,不是草莽的绿林和飘忽的牛仔,而是有着使命感的羁绊。即使身处草野,也同样离不开庙堂;即使不符合一个好人的标准,但心里也都装着天下苍生。这是一种善,也是大我情怀。
所以即使那一声熟悉的“小二,上酒”,听起来都仿佛携带着为苍生奔波的风尘。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