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的诗有哪些(罗隐写的)
导语:罗隐的一首讽刺诗,观点很犀利,却句句不离黄河
讽刺诗,读起来很爽,但是写起来难度很大。
既要观点犀利,否则讽刺意味不浓。
又要语言含蓄,不然就会像骂街。
晚唐诗人罗隐,是写讽刺诗的好手,被后世称为“晚唐毒舌”。
他写的这首《黄河》,构思奇特,堪称讽刺诗的佳作。
那么这首诗好在哪里呢?
我们来读一读。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黄河
一、皇帝旨意难明
1、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阿胶,药名,据说将其投入浊水,可使浊水变清。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不要把阿胶向黄河里倾倒,这里上天的旨意原本难以明了。
为什么不能把阿胶向黄河里倾倒?
这是借用的典故,庾信在《哀江南赋》中写到:“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
意思很简单,不管倒多少阿胶,都没有办法让黄河水变清。
但罗隐很有意思,他没说“不能让黄河水变清”,而是说“不能上天的旨意明了”。
这是暗喻的手法。
诗人用黄河水来比喻上天的旨意,阿胶不能让黄河水变清,所以也不能让上天的旨意明了。
而上天,又通常用来比喻皇帝。
那么上天的旨意,就是比喻皇帝的旨意。
所以,黄河水就是比喻皇帝的旨意。
这里隐含了两次比喻,“天意”只是中间过渡的桥梁。
您看,诗人通过阿胶不能让黄河水变清澈,却引出了皇帝旨意难明的观点。
是不是非常巧妙?
那么,皇帝的旨意为什么不能明了呢?
黄河
二、皇帝旨意难明的直接原因
2、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解,能。
通银汉,古人说黄河的上游叫通天河,与天上的银河相通连。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要能上通银河,应该要像黄河一样弯弯曲曲,刚从昆仑发源,便不再清澈。
想要皇帝的旨意明了,只有两种办法:
一、到皇帝身边;
二、皇帝的旨意下达很通畅。
(1)能不能顺利到皇帝身边呢?
不能,因为“解通银汉应须曲”。
银汉,是比喻皇帝。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接近皇帝,去了解皇帝的旨意,那么就要像黄河一样弯弯曲曲。
言外之意就是,文人想要到朝廷做官,要学会曲意奉承。
你学会了曲意奉承,那下面的其他文人又无法明了皇帝的旨意,所以这行不通。
(2)皇帝的旨意能不能下达很顺畅呢?
也不能,因为“才出昆仑便不清”。
昆仑,也是比喻皇帝。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皇帝的旨意刚一下达,马上就变得浑浊,也就是变了味,所以这也行不通。
您看,文人无法顺利到皇帝身边,而且皇帝的旨意也无法顺利下达,所以皇帝旨意难明。
但这只是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文人为什么无法顺利到皇帝身边,而要曲意奉承?
皇帝的旨意为什么会刚一下达,就变了味呢?
黄河
三、皇帝旨意难明的直接原因
3、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槎,木筏。
这两句分别用了两个典故。
(1)高祖誓功衣带小。
汉高祖在平定天下后,封赏功臣时说,即使黄河像衣带一样狭窄,功臣的爵禄也要传给子孙。
黄河怎么会像衣带一样狭窄呢?
很明显,刘邦的意思是,所有功臣的爵位和俸禄都要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
您觉得刘邦这誓言靠谱么?
问题非常大。
不管您有没有才能,只要您的祖先是功臣,那么您就可以拥有这个官职。
这不乱套了吗?
皇帝不能任人唯贤,他的旨意还怎么下达呢?
这就是皇帝旨意无法顺利下达的根本原因。
(2)仙人占斗客槎轻。
汉代张骞奉命探寻黄河源头,他坐了一只木筏,溯河直上,看见有女子正在织布,旁边又有个放牛的男子。张骞后来请教善于占卜的严君平,严君平说,你已经到了天上牛郎织女两座星宿的所在地。
在这个典故中,会占卜的是人。
但诗人改成了“仙人”。
这就很有意思了。
一个仙人给你占卜,你能不能到天上,他完全可以信口胡说嘛。
你多给点赏钱,他就说你能到天上去,马上就把你送上天。
你给的赏钱不够,他就说你不能上天。
您看,仙人占卜是不是很搞笑,仙人的身份就决定了他可以信口胡说。
同样的道理,那些选拔人才的官员呢,同样很随意,想选谁就选谁。
官员随意选拔人才,这是文人无法顺利到达皇帝身边的根本原因。
既然诗人找到了根本原因,那么该如何解决呢?
黄河
四、人都不在了,还考进士干嘛?
4、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三千年后谁还在世呢?又何必劳烦你报告好消息。
诗人为什么要说“三千年后”呢?
据说黄河五百年清澈一次。
诗人在这里是有意夸张。
黄河清澈,能说明什么呢?
我们在前面已经分析了,黄河水是比喻皇帝的旨意,黄河水清澈,就是指皇帝的旨意明了,能够顺利下达。
可是三千年后,还有谁在呢?
言外之意就是:皇帝昏庸,官员嫉贤妒能,我是没有指望再考中进士了。
有了前面的铺垫,结句的“何必劳君报太平”就充满了讽刺意味:人都不在了,还考进士干嘛?
五、整首诗的脉络梳理
首先,连用两次比喻,表达出皇帝旨意难明的观点;
其次,接着用比喻,分析出皇帝旨意难明的直接原因;
再次,还用比喻,分析出皇帝旨意难明的根本原因;
结尾,问题无法解决,只能无奈地讽刺。
从诗人的行文脉络,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论证非常严谨,先表达观点,再逐层分析,逻辑性很强。
更为难得的是,罗隐不仅看到了官员的问题,而且还指出了皇帝的问题,这在古代是非常少见的,这也是观点犀利之所在。
不仅如此,诗人多次采用比喻和用典的修辞手法,把自己的观点隐藏在与黄河有关的事物中,句句不离黄河,非常含蓄耐读。
这就是这首诗的巧妙之处。
站在诗人的角度来读诗,我是沉于古诗,欢迎关注我,我每天都会为您解读一首古诗。
本文内容由小萱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