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量很少正常吗,痛经是月经不调吗
一些女性朋友自大大姨妈闯入人生的那一天起,就为大姨妈操碎了心。量多了怕自己血虚,量少了怕自己宫寒。
其实,一般自我感觉的量大或者量少都是在正常的范围内的。
但有些女性朋友会说说:
就来一天,只用一两片卫生巾,而且只湿一点点。
只用护垫就可以了,一天一片都不用换,一个经期下来能拖个7~8天。
如果你出现了和上面类似的情况,月经过少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正常的月经应该是怎样的?
关于月经,一般我们重点考察这么几个指标:
月经周期:即两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21~35天都是正常的,平均28天;
经期:即来月经时持续出血的时间,2~8天都是正常的,平均4~6天;
经量:即月经期总出血量,20~60mL都是正常的。
月经的情况会根据个体情况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只要是在正常的范围内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什么情况会引起月经量少?
月经是子宫内膜的定期剥脱,决定经量和经期的主要因素有:
1、营养状况
现在有不少的女孩子出于爱美的心态,长期的节食减肥,导致身体营养摄入不足,对月经自然也有所影响。
2、子宫内膜
有时一些宫腔的手术对月经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如人工流产、放环取环手术造成子宫内膜损伤、宫腔粘连,是最常见的月经量少的病因。部分的患者朋友都是在一次流产以后的一段时间,发现月经逐渐变少了。
一些急、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常常有月经不规律、月经过多、月经量少的情况。
3、生殖内分泌调节
内分泌对人体的调节就像调节精密仪器一样,量少而精准。简单来说精神状态及身体中各种激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生殖内分泌的调节。
常见的原因有:
精神状态、情绪压力变化:在面临考试或是工作的压力,或者是需要搬家,生活中出现重大变故等都可能影响精神状态,使月经量减少。
生殖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功能减退等,都可以造成月经量少。
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都可能引起月经量少。
不靠谱的「宫寒」和「气血虚」
我的月经量少,是「宫寒」吗?是「气血虚」吗?
其实,不论是在西医,还是中医的典籍里,都没有「宫寒」这样的表述。也没有标准的检查可以判断你是「宫寒」或是「气血虚」。中医医师如果给您下这样的判断,一般来说也是出于主观经验的。
但是像前面所说的,确实是有不少月经量少的女性会存在生育困难的问题。通过科学的检查大部分都可以有科学合理的解释。明确疾病后才能有可靠、恰当的治疗。
最后,经期的正常对于女性朋友的健康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经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排出脱落的子宫内膜,更是激素正常调节身体的表现。所以,如果经期真出现问题,及时就医才是正确的选择。
月经伴随着女性大部分的人生,很多人都被月经不调困扰着,那么痛经算月经不调吗?月经期量不多正常吗?
月经期间量不多正常吗
月经量和个人体质、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大部分月经量的波动范围是在30到50毫升之间,偶尔一两次月经量比较少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长期月经量很少,在20毫升以下时,就算是月经量过少了。用卫生巾体现就是在前两天量比较大的时候,卫生巾没有湿漉漉的感觉,或者是一天下来基本不用换,那就是月经量少的一个表现了。
引起月经量偏少的原因多数是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气血不足所致可以在月经期间多喝一些茉莉花茶、姜糖水,也可以适量喝点红酒,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经血排出体外。
痛经是月经不调吗
痛经不属于月经不调,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即功能性痛经,指在第一次来例假的时候就有痛经,不伴有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而继发性痛经是指月经来潮初期数年后逐渐出现的痛经,常见原因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慢性盆腔炎、子宫畸形等。
还有一些外部因素可以导致痛经,如受寒、熬夜,吃辛辣刺激视频,各种不良饮食生活习惯都会影响痛经。
怎样算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的体现主要表现在月经周期、月经量、经期时间。比如你以前是28天一个月经周期,但现在经常提前或者延后7天以上,就属于月经不调。或者如果有人月经总是两个月来一次,每次来3天,这一般就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是断断续续地流血,量也不是很多,或者原来3天现在是10天了,那就有问题了。
月经不正常说明女人的身体开始出问题了,这关乎女人的一生,所以当你发现月经不正常时一定要引起重视,那么经期量少怎么调理呢?经期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月经量少怎么调理?
月经量少肯定是有原因的,这时你就更加需要注意保养了,如果严重的话是要及时就医的。
1、来经前一个星期生冷不要吃(这是一定要注意的)对于月经正常的人来说,来经前或来经时吃生冷没什么,但对于月经不调的人是一定要注意的。
2、月经来的时候每天吃一杯红糖泡的开水。
3、月经来最好不要让自己太劳累了。
4、人的心情和压力都会影响月经的正常,所以尽量不要让自己过的太压抑了。
5、来经的时候最好不要下冷水,一般来说月经来是可以下冷水的,但对于月经不正常的人来说,最好还是不要下冷水。
6、经期应注意保暖,忌寒、凉、生、冷刺激,防止寒邪侵袭;注意休息、减少疲劳,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应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平时要防止房劳过度,经期绝对禁止夫妻生活。
那么月经量少到底暗示着什么呢?引起月经量少的原因又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你一一介绍下哦!
月经量少是指月经来潮时经量较正常人为少,多因血虚、气滞、血瘀、寒凝血脉、痰阻等原因所致。
月经过少的病因病理有虚有实,虚者多因素体虚弱,大病、久病、失血或饮食劳倦伤脾,或房劳伤肾,而使血海亏虚,经量减少;实者多由瘀血内停,或痰湿壅滞,经脉阻滞,血行不畅,经血减少。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也少者,称为月经过少,又称经水涩少。一般认为经量少于30毫升,相当于西医月经不调中。
周期正常,经量很少,甚或点滴即净;也有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为本病的诊断要点。本病常为闭经的前驱表现。月经过少可与周期异常并见,如经期量少或后期量少。
当你发现月经量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调理,不仅是从生活习惯上面调理,而且还要从饮食上面调理。
吃什么能调理月经
经期增食欲缓疲劳饮食
在月经来潮时,会出现食欲差、腰酸、疲劳等症状。此时,宜选用对“经水之行”有益的食物:羊肉、鸡肉、红枣、豆腐皮、苹果、薏苡仁、牛肉、牛奶、鸡蛋、红糖、益母草、当归、熟地、桃花等。
经期补气疏肝饮食
不少女性,在月经前期会有一些不舒服的症状,如抑郁、忧虑、情绪紧张、失眼、易怒、烦躁不安、疲劳等。这与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的比例失调有关。
此时,应选择补气、疏肝、调节不良情绪的食物,如卷心菜、柚子、瘦猪肉、芹菜、粳米、鸭蛋、炒白术、淮山药、苡米、百合、金丝瓜、冬瓜、海带、海参、胡萝卜、白萝卜、胡桃仁、黑木耳、蘑菇等。
经期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例假提前
这说明你已经开始气虚了。人体气血双行,虽然你感觉没什么,但说明你的免疫力已经开始下降了。肺气不足了。如果这时不在意,后期会发展成例假后托,就到了血虚的地步了。如果这时怀孕生出来的孩子就特别容易感冒。
例假推后
这说明你已经从气虚到血虚了,这时肝肾已经开始出现亏虚了。如果这时不在意,很有可能发展为早期闭经的情况。如果这时怀孕出现来的孩子就特别容易出现不长个,小儿多动症。
闭经
例假长时间托后,很容易发展成闭经,我见过才28岁闭经近十年的。像这种情况已经到了肝肾严重亏虚的情况,再加工作或是学习的压力大,形成的。
没有例假是不会生孩子的。只要是50岁以前停经或是经常不怎么来,都属于早亏现象,都要好好保健,有例假才代表着你的身体正常,是年轻的资本。
例假忽前忽后,量很正常
这说明你已经从血虚了到了脾虚的地步了。这种情况最容易出现在减肥的人身上,久了身体吸收也成问题。
这时如果不在意后期就容易发展成为量不正常。这时如果怀孕,孩子生出来就容易挑食,不吃这不吃那,吸收差等症状。
痛经
这说明体内有湿寒,原因之一,从母体继承来的。就是所谓的遗传。原因之二,来例假时不注意,穿的单薄,或是吃凉东西。这时如果不注意,就容易发展成为子宫肌瘤或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肌瘤
这个有两个原因,一是寒,二是气。寒是体内的寒积让每月的子宫膜不能完全脱落,久之在子宫壁上形成的瘀积形成瘤。气则是因为爱生气引起的。经常出现在壁内或是壁上的气结。
子宫内膜异位
这个是因为寒入侵的时间过久。一般手术的效果一般。因为他还会复发,只有把寒排出才是去根之效。这个症状其实也是比较危险的女性疾病。这是唯一能引起死亡的妇科病,一定要注意。
结语:月经量暗示着女人的健康,当你发现月经不调的时候,那一定是你的身体出现问题的,这时候切不可大意!
月经周期正常,经量很少,甚或点滴即净;也有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为本病的诊断要点。本病常为闭经的前驱表现。 月经过少可与月经周期异常并见,如月经先期量少或月经后期量少。 如属口服避孕药或肌注避孕针而导致月经过少,则应停药,并可参照本病论治。 月经过少的诊断,一般是指连续发生二次以上。如一贯月经正常,突然月经过少者,应注意是否受孕早期的先兆流产,或异位妊娠所表现的少量yin道出血,必须进一步做有关检查以鉴别。
月经过少也属于月经不调的范畴。月经周期正常,而经量明显过少,甚或点滴即净,或行经时间少于两天者,称为 月经过少。分虚实两症,虚症因血海不足,实症因经血不畅,均可导致经量减少,进一步发展可致闭经。 辨证论治;经来过少,或点滴而止,色淡质稀如水,小腹空坠者属血虚,治宜养血益气。经行量少,血紫有块,小腹胀痛拒按者属血淤,治当活血化淤。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每次行经天数短与3天,经血量每次不超过20ml。经血量色淡或深。 引起月经过少的原因:一、脑垂体功能低下,导致卵巢雌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增生不够;二、子宫本身的病变,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子宫内膜结核、以及粗暴刮宫损伤了子宫内膜;三、个体差异。 建议严密观察,若有明显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