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王勃是怎么死的(英年早逝的大唐奇才)
如果将所有的才华都加在一个人身上,让他光芒四射,却又早早地夺走他的生命,这样的人生恐怕无人愿意接受。
然而世间之事就是如此,早早拥有一切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当起点越来越高、所处的位置越来越高时,每踏出一步都显得格外重要。如果哪天不小心踩空了,那么等待他的结果将更加悲惨。
王勃,这个大唐第一天才,少年时名震天下,可在天才的周围总会徘徊着一些嫉妒的眼光,甚至会被一股强大的势力逼向一条不归之路。
然而,这又如何?天才就是天才,他们的才气不会随时间淡去,反而越来越浓,甚至会影响到每一个接近他们的人。
山西龙门的王家是一个名门望族,从隋代大儒王通,到五绝天才王绩,再到二十岁就考中进士的王勮(ju),每个人都拥有显赫的地位。
王勃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中。他有“神童世家”的称号,六岁便写得一手好文章,并说自己是“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九岁时便因《汉书指瑕》而名震天下。
正是这样一位少年,早早享受了普通人难以享受的一切,他的身上聚集了无数人的目光,他也必须背负着这些目光前进。
在别人为仕途挤破头时,王勃却未冠而仕。十四岁那年,他写下《上绛州上司马书》等文章来陈述自己的政见,渴望积极入仕。当朝宰相刘祥道对其称赞有佳,并大力举荐,使他在十六岁那年便被任命为朝散郎,成为了最年少的官员。
他的才华不断显露,高宗读到他的颂词,称他为“大唐奇才”。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过于显露的才华,为他招来了不祥之灾。
一切都源于那篇《檄英王鸡》,原本只是为沛王助兴的斗鸡檄文,不曾想却一下子激怒了高宗,将他逐出长安。
他毕竟年轻,太过卖弄,以为自己的才华可以覆盖一切,什么地位、职责他都不去顾及,不懂得时务,只有一颗任性的心。而任性的代价,就是他凭着才华所累积的仕途,从此毁于一旦。
他只好离开长安,去蜀中游学。那段时期他的心情是复杂的,无法排解的郁闷一直堆积 在他心口。
仕途似乎并不适合他,但是他却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再次回到长安。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在蜀中,他的心情是迷乱的,就像是“乱烟”一样,飘无定所,又弥漫四周。他感受到时间如飞月一般匆匆流逝。
蜀中的生活虽没有长安的繁华,却多出了一份静寂。他内心的诗情便在这如诗如画的地方慢慢堆积起来。
他感受到家乡的召唤。那是他无法抗拒的声音,那是他无数个深夜走在山间所产生的依恋之情。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长江之水与他的悲思融为一体,所以他才会有“万里念将归”这种深深的感叹。
终于,他等到了会长安的诏书,那时他才十九岁。对他来说,一切还不算太晚。
他本以为自己的机遇又来了,然而,这却是另一个悲剧的开始。
父亲的身体越来越差,为了医治父亲,天赋过人的王勃拜长安名医为师,并终学有所成,他想到虢州盛产药材,便请求去虢州参军。于是二十四岁时,他被任命为虢州参军。
那时,好友杜少府即将到四川上任,而他即将去虢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于是,他在长安送别好友,临别时他便将这首送别诗赠予对方。
他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壮语来安慰好友,隐约中却还是透露出悲凉之感。是啊!自己虽身在长安,可是长安终究也不是他的家乡。
这时,一种凄凉在他的内心发生转变,天性的豪迈之气也跃然而出——只要是知心朋友,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算是天涯海角,也像是近在身边的邻居一样。
到达虢州后,有一个叫曹达的官奴正被通缉,王勃便将这个逃犯藏在家中。可藏是藏不住的,他害怕了,情急之下便将曹达杀死了。
这下又闯出了大祸。
他被投进大牢,等待他的是秋后问斩。此时他才二十四岁,正是人生的大好年华,却差点因此葬送了自己的人生。
虽然他最终没有被斩,但是被释放已是一年后。
他的父亲因受到牵连,被贬到一个偏远的蛮荒之地做县令,这让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是他放荡不羁的心却并没有因此有所收敛。
遇赦后,他决定去交趾探望父亲。
高宗上元二年秋天,他路过洪州,刚好赶上洪州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后在重阳日大宴宾客,他便前去拜见阎都督。
其实这次宴会是阎伯屿特意为他的女婿吴子章准备的,想让大家知道吴子章的才学。
他们事先准备好了一片序文,打算在当天展示出来。
在宴会上,阎伯屿假意拿出纸笔来请大家作序,其他人都知道阎都督的用意,便推脱不写,但到王勃时,年少气盛的他接过纸笔便做起文章来。
阎伯屿很不高兴,便转入帐后,命下人去看看王勃到底写了什么。
当他听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认为这只是老生常谈,不过如此;
当他听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低头沉吟不语;
而当他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竟不顾身份从帐内冲出来,由衷赞叹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就这样,王勃即兴而作的《滕王阁序》艳惊四座。而吴子章小肚鸡肠,污蔑王勃抄袭他的,并且一字不漏地将序文背出。一时间,众人大惊,将矛头指向了王勃。
王勃胸有成竹地说道:“此序文后还有序诗。”吴子章答不上来,于是王勃再次起身挥墨: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此诗一出,正好为《滕王阁序》正名,王勃惊为天人的才气令众人叹服,皆俯首称赞。
经过一年多的跋涉,他终于来到交趾,见到了生活窘迫的父亲,想到一切都是因自己而起,他不免心中悔恨。
可是事已至此,什么都无法改变。他只能带着深深的愧疚离开,却没想到这次离开成了永别。
那是一个大风大浪的季节,他乘坐的船还没有驶出南海,便看到一个大浪打来,船翻了。他在水中挣扎,想到自己才二十七岁,正是人生的最好年华,却清晰地感受到了死亡的濒临。
他惊恐地看着大浪将自己吞噬,深深的恐惧让他不停地打着水,不停地挣扎着。
这一次或许逃不掉了吧,这里就是终点了吧......他这样想着,连心中的最后一层防线也被大浪所击垮。
被救起后,他的眼里只有恐惧。
是的,水没有淹死他,他却惊悸地死在了岸上,将一世才情都留给了滔滔江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