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王朝灭亡前的征兆)
导语:如何走出王朝灭亡周期律?为何说吸取前朝教训根本没有什么卵用?
我们知道唐太宗曾有一句名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千年之后的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类似的话:“读史可以明智。”
几千年来的文明发展史,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就是:无穷无尽的热点话题和刻骨铭心的历史教训。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历史教训,比如宋神宗给司马光撰写的编年体史书赐名就叫《资治通鉴》,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但是很明显吸取教训并没有什么卵用,频繁的王朝更迭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王朝周期律不可违背
我们说天意不可违,在王朝周期律的自然规律面前,任何吸取经验教训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在先前的文章中,静夜史曾指出导致我国古代王朝更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类,即:
土地兼并导致的自下而上的民众起义;气候变化导致的自外而内的侵略者颠覆;高层利益重新划分导致的自上而下的统治集团更迭。在导致我国古代历史上王朝更迭的三种因素的作用下,封建王朝享国时间无法超过300年。
而这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否吸收前朝灭亡的历史经验教训根本就无济于事。
2、经验教训具有主观性
我们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为了凸显本朝统治的合法性,势必要对前朝史实进行不同程度的扭曲。
比如在周朝的史书中,商纣王就是一个昏庸无道的暴君;在唐朝的史书里,隋朝末代皇帝隋炀帝也是一个千年一遇的混账帝王。
这种带有主观色彩的修史态度,后人是不可能真正找到前朝灭亡原因的。
以隋朝灭亡为例,导致隋朝导致隋朝短寿的最重要原因是关陇贵族、山东贵族及江南贵族的集体反叛,但是我们在史书中看到的却是由于隋炀帝的昏庸统治导致底层民众的揭竿而起。
这种被歪曲的历史这种被歪曲的历史,对于后世统治者而言就好比是得病后吃了假药,能康复才是怪事。
3、统治者容易误入歧途
从史书上吸取历史教训,当然不如亲身经历来的深刻,但是和修史的史官一样,人都是具有主观性的。
这就导致后世的君王在不能正确认识事情本质的同时,也不能做出相对客观的应对之策。
作为明朝的奠基者和元朝的掘墓人,朱元璋在元朝的统治下,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光,身处底层的他,对元朝的统治有着深切体会。
当然对于元朝的灭亡,他也有自己的看法,这些思维随着他建立明朝被注入到他的施政纲领中。
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施政过松,元朝统治者对各民族的包容并没有为元朝带来长寿。
所以朱元璋认为想要帝国的长治久安,就必须要施政过严,这直接导致了过犹不及的后果。因为朱元璋执政时期实行的一系列严刑峻法,并没有获得其想要的结果。相反在朱元璋驾崩后,明朝的政治制度演变出现了强烈反弹,朱元璋的所谓改革宣告失败。
概括起来,在“人治”高于“法治”的封建历史中,所谓的吸取历史教训从来都是最高统治者个人的事情。当统治者注重吸取历史教训,就可能出现政治清明,繁荣昌盛的所谓“盛世”或者“中兴”的局面。
而因为没有制度上的保障,使得所谓的“盛世”或者“中兴”局面只能维持在一两代帝王的统治时期之内。
当大部分统治者因为没有完善的监督制度而不会主动吸取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时,王朝的衰落和倾覆就不可避免。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春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