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有什么作用能治什么
川芎在古代称之芎?提起川芎,我们不得不提起四川。因为它与四川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因为四川地区种川芎的农民解决了关键性的种植技术,改变了川芎的产量低,质量差的弊病,使川芎的产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后来就把四川产的芎?叫做川芎。
从此加以正名到现在,可以说川芎是四川地道药材,90%产于四川成都市郊区,都江堰为中心的地域之内。那么呢?
1.活血行气
(1)活血化瘀
川芎作为活血化瘀药,它长于活血止痛,广泛用于各种瘀血疼痛证。例如痛经,行经腹痛,胸痹疼痛,风湿痹痛,尤其适合寒凝血淤的瘀血疼痛证,但因其温燥之性,对于瘀热互结的疼痛要慎用。
(2)行气解郁
川芎作为行气药,长于行气舒肝,主要用于肝郁气滞,例如方剂柴胡疏肝散,越鞠丸等等,最适合肝郁血淤证,在月经失调中常见。如四物汤,既能活血化瘀止痛,补血不留瘀,又可疏肝行气解郁,发挥了双重作用,因此,古代称之为"血中气药"
2.祛风止痛
川芎的祛风止痛,不只是祛风止痛,还包括活血止痛,行气止痛。可以说是治疗头痛的要药,李东垣甚至说"头痛必用川芎。"主要治疗头风痛,另外对于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肝阳头痛都很常用。
其中肝阳头痛,古代认为川芎不能用于肝阳上亢,因其性温燥升散,易上头目,容易加重上亢的阳热。但古方中并没有避忌,川芎丸就是治疗肝阳头痛的,而现研究川芎并不会升高血压,反而可以舒张血管,有降血压的作用,古今互验,川芎是可以用于肝阳头痛的,但对于热盛阴亏的头痛要慎用。
此外,它的祛风,同样包括祛风湿,用于风湿痹证,因川芎既能活血化瘀又能祛风湿,双重功效并用,且中医认为,"去治风先治血"。可见它的重要性。
3.祛风解表
川芎作为祛风解表药,能够发散风寒,尤其是风寒感冒,甚至风热感冒只要头痛都可以使用。例如汪昂《医方集解》中的荆防败毒散,人参败毒散,九味羌活汤等等都有川芎。
4.燥湿
因为川芎温燥升散,对于阴虚燥热的,热盛阴亏的慎用,但可以燥湿,李时珍非常强调,说湿盛引起的腹泻用川芎效果非常迅速,还有寒湿证都可以使用。
川芎为活血祛瘀药,其味辛性温,具有活血祛瘀,祛风止痛之功。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切片生用。
性味:辛,温。归肝经、胆经、心包经。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作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病症,尤为妇科调经要药。
活血行气用于血瘀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痛等病症,常配与当归,赤芍,红花,桃仁等同用。治疗血瘀气滞的胸胁疼痛,可配柴胡、郁金,延胡索(元胡)、香附等同用。
川芎辛香善升,能上行头目巅顶,祛风止痛作用显著,又为治疗头风、头痛之要药。临床常与细辛、白芷、羌活、荆芥、防风等配伍使用,其组方为川芎茶调散。
风寒感冒头痛时可与荆芥、防风、羌活等配伍使用;风热感冒头痛时可与菊花、僵蚕等配伍使用。
祛风止痛:川芎辛香善升,能上行头目巅顶,具有祛风止痛作用。为治头痛之要药,可配羌活、白芷、细辛等。亦可根据头痛属性及经络进行适当药物配伍。治风热头痛则与菊花、僵蚕、蔓京子相配伍。用于偏头痛可配合夏枯草、石决明;用于风湿痹痛,常与羌活、独活、桂枝等同用。
川芎辛散温通,活血祛瘀作用较强,常作为妇科调经之要药。临床常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病症,如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阻滞疼痛等。
临床在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时,常与当归、白芍、熟地黄、桃仁、红花等配伍应用。其组方就是经典方剂桃红四物汤。
总之,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病症和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此外,临床也常用川芎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