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单的路上奋斗得很辛苦,我是不是没有吸引力?
要是可以,谁不想成为万人迷呢?
有人说,外貌真的那么重要吗?外貌不够好就无法脱单吗?屁例,当然不是。
纽西兰社会心理学家佛莱彻,曾经做过一项「择偶权衡」的实验。结果指出,在性格、长相跟资源这三者之中,无论男女,选择长期伴侣的时候,首选的,其实都是性格。
那这样是不是就是说,外貌不重要?屁例,也不是。
到底什么是吸引力?有没有一个词可以定义男女之间的吸引力这种东西。最近我看了《小学问》这本书,里面给的定义非常的深刻。
所谓「吸引」,说到底就是一种「有奖赏意义的感知」。我接近你,能为我带来物质或精神上的奖赏,那就意味着,你对我有吸引力了。
你对我有吸引力,表示你有东西是我想要的;你对我没吸引力,代表你对我一无是处。
多数人选择长期伴侣,都是个性为首要考量。但是这无法否定外貌的重要性。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其实都是外貌协会,只是程度的问题。
为什么每个人都这么看重外貌?这是人类天生的基因遗传,因为外貌代表着一个人的健康程度。外表越貌美的人,其实就是在对外暗示,他很健康。
但是,外表毕竟是爸妈给的,自己完全没有选择权。这是否就代表,外表不出众的人,就该自暴自弃了呢?屁例,当然不是。
外表固然很重要,但只要你的长相在平均以上就可以了,更多的情况,别人看的是你的个性。只要你个性好,脱单的机率也是非常高的。
你个性好、外貌不好,有机会脱单;你个性好、外貌也好,必定脱单。
两个人越有交集,感情越能得到回应,彼此的吸引力就越大。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可以用来解释接近性的重要程度,那就是「曝光效应」。曝光效应是指,人们会单纯因为自己熟悉某个事物而产生好感。
举例来说,如果你经常出现在某人面前,别人会因此比平常更加喜欢你。这背后的道理是,人们会重视自己生活圈内的人事物。
如果你不常出现在某人生活圈,那么别人也就没有重视你的必要,但如果你经常出现在某人面前,别人的浅意识就会认为你处在他的生活圈里,因此就会比较重视你。
更深一层的道理是:我们几乎会认为,如果对方是我讨厌的人,我肯定就想远离对方,但如果你一直出现,对方就会想,我应该不讨厌你,因为如果你这么讨厌,怎么会一直出现在我的生活圈呢?
但是!但是!但是!曝光效应有一个重点,那就是,如果你一开始就给对方好印象,重复曝光能够让对方更加喜欢你;但如果你一开始给得印象就很糟糕,那么重复曝光可能会让对方更加讨厌你。
物理上的越接近一个人,你就越有机会,吸引力跟你的物理接近程度,成正比。
简单的说,就是如果你喜欢我,我就会比较喜欢你。
人类天生就喜欢被别人喜欢,因为这代表我们有吸引力,而当一个人喜欢你的时候,你自然会把对方当成朋友,而不是敌人。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要取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本来就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当一个人说他喜欢你的时候,他就等于间接的告诉了你,他信任你。
而此时的你,心里可能就会想,你竟然把信任这么重要的东西给了我,那我也得有些反馈,所以结果就是,你变得比较喜欢对方,作为回报。
有句话说得很好,要让别人喜欢你,你得先喜欢对方。
我们会喜欢跟我们相似的人。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话也嫌多;话若投机,整夜酒也嫌少。
我们总是喜欢跟我们相近的人,有相近的价值观或兴趣。
相似性最容易跟互补性这个概念搞混。很多人会说:「异性相吸、同性相斥」,其实这句话只对了一部份。
更准确的来说,我们喜欢别人在大方向上面,跟我们相似,同时又喜欢别人跟我们在小方向上面互补。
比方说,你的个性外向,而你的伴侣个性内向,这就是一种互补。
相似性跟互补性本身没有冲突;我们喜欢别人跟我们相似,同时也喜欢别人跟我们互补。它的意思是:在大方向上相似,在小地方互补。
曾经有学者做过研究,他们针对91对已婚夫妻跟相爱长达八个月以上的男女朋友,做过调查,研究的内容是,两人彼此相爱的程度,跟父母的干涉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父母干涉的程度越深,这对情侣彼此之间的感情就越深。
也就是说:父母干涉越大,恋人可能就爱得更深。
我们把这个现象称作「禁果效应」。禁果效应是指,当来自外在的压力,要求你放弃自己选择的伴侣的时候,由于心理抗拒的作用,你反而会更转向自己选择的伴侣,并增加对自己伴侣的喜欢程度。
而且,当越多人阻止一段恋情的时候,处在这段恋情的情侣会想:为什么这么多人阻止我们相爱?这一定是真爱,否则不会这么多人阻止。于是,这对情侣就爱得更深了。
「障碍」所产生的吸引力,来自于「得不到」。因为物以稀为贵,障碍的存在,就增加了这种稀有性。
另一方面,你常会看到有些人会声称自己很多人追,原因是因为,当你这么说的时候,你就是间接增加了别人追自己的「障碍」,于是自己的吸引力就增加了。
吸引力基本上就来自以上这五点,弄懂了这个道理,你就能主动提升别人对自己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