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有哪些方面的作用价值
败酱草的作用作用很多的,败酱善排脓破血,故仲景治痈及古方妇人皆用之。为易得之物,而后人不知用,盖未遇识者耳。”有中医说道:“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能清热泄结,利水消肿,破瘀排脓,惟宜于实热之体,惟产后诸痛,当以瘀露作痛者为宜。”
中医认为,败酱草药性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肠痈肺痈,痈肿疮毒,产后瘀阻腹痛。
一般用量为6~15克。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弱,食少泄泻者不宜服用。
败酱草的临床应用及配伍
败酱草用于治疗肠痈初期未成脓者可配伍红藤、大黄、牡丹皮等;治疗肠痈脓已成者可配伍薏苡仁、附子;治疗肺痈发热,咳唾脓血可配伍鱼腥草、桔梗、芦根等。
败酱草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鼻窦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胃病、胰腺脓肿、放射性直肠炎、化脓性结肠炎、前列腺增生、静脉炎、皮肤病及一些妇科疾病如盆腔炎等。
败酱草的现代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花败酱主要含香豆素,环烯醚萜,皂苷,甾醇等;白花败酱主要含挥发油,莫罗忍冬苷,番木鳖苷,白花败酱苷等成分。
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镇静、保肝利胆、抗肿瘤、抗氧化、镇痛、耐缺氧、降血压、对黏膜及胃肠道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苦苣又名苦苦菜、苣荬菜、麻苣菜等,中药名为“败酱草”,民间俗称苦菜,是一种药食兼用的无毒野生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
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钾、钙、镁、磷、钠、铁等元素。苦苣不但能吃(凉拌等),而且能治病,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和胃、破瘀和血、消炎利尿、排脓消肿之功效。
败酱草长50~100cm。根茎圆柱形,多向一侧弯曲,有节,节间长不超过2cm,节上有细根。茎圆柱形。直径0.2~0.8cm,黄绿色至黄棕色,节明显,常有倒生粗毛,质脆,断面中部有髓,或呈小空洞。
中药所使用的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或白花败酱的干燥全草,其叶多皱缩或破碎,茎为圆柱形,质脆易折断,表面有纵向纹理,黄绿色或黄棕色,并长有粗毛,断面中空,色白,其根有节,有须状细根,全株有陈腐的豆酱气味。
叶对生,叶片薄,多卷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羽状深裂至全裂,裂片边缘有粗锯齿,绿色或黄棕色;叶柄短或近无柄;茎上部叶较小,常3裂,裂片狭长。有的枝端带有伞房状聚伞圆锥花序。气特异,味微苦。根茎节间长3~6cm。着生数条粗壮根,茎不分枝,有倒生白色长毛及纵沟纹,断面中,茎生叶多不分裂,叶柄长1~4cm,有翼。
败酱草可是中医常用材料 ,有祛淤排浓、清热解读的作用。
败酱草的形状特性,有点像我们常吃的菊苣,叶柄比较长,边缘呈锯齿状,还有粗毛。如果不外力破坏,可长到一米高。
败酱草的功效表现在:改善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结膜炎等症状,配合其他中药有治疗作用。
将败酱草的嫩茎叶摘洗干净,在放了盐的沸水中烫一下,再在清水中过凉,挤干水分切碎备用。
鸡蛋磕入碗里,撒点食盐,搅打起泡。汤锅至火上,加入适量清水烧沸,将蛋液边倒入边搅拌,形成蛋花。
倒入败酱草碎末,把汤烧沸后撒点味精,也可以加胡椒粉和香油,摇匀出锅。就可以使用了。
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祛瘀排脓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目赤肿痛、肺痈、肠痈、痈肿疔疮、产后瘀阻腹痛、湿热泻痢、黄疸尿赤等。败酱草是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或白花败酱的干燥全草。现代研究显示,败酱草具有抗病原微生物、镇静、抗炎、止血、促进肠道蠕动、抗瘙痒、抗缺氧等作用。
败酱草配伍不同的药物,所产生的功效不同,如败酱草配薏苡仁,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效果,可用于肠痈脓已成者及疮疡肿毒;配秦皮可增强清解肠间湿热瘀毒的效果,又增添了收涩的功效,可用于湿热瘀滞大肠所导致的泄泻、痢疾及带下;配紫花地丁可治疗疮毒痈肿等;配伍白头翁可治下痢带血、里急后重等;配赤芍可用于产后血瘀有热引起的腹部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