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有什么功效适用于哪些问题
黄芪又名绵芪,因大多生长在北方所以又叫北芪。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1米左右。茎直立,多分枝,叶片细细呈羽状;夏季开花,秋季结荚果如毛豆。根肥厚稍带木质,药作其老根。
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肺、脾、肝、肾经。有补气固表,利尿化湿、止汗、托毒排脓,生肌敛疮的功效。常用于气虚乏力,血虚面色萎黄,表虚自汗,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疮疡难溃或久不收口等。
黄芪药用广泛,一般常与其它中药配伍使用。如黄芪与人参、当归配合可大大增加补气血的功效,以黄芪为主药的名方有黄芪建中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等。
黄芪生用,功效: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尿消肿。主要治疗表卫不固的自汗或体虚易于感冒,气虚水肿,痈疽不溃或久溃不敛。蜜炙黄芪,功效:益气补中。主要治疗脾肺气虚、食少便溏、气短乏力或兼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以及气虚不能摄血等出血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120g;或入丸散。使用注意:实证及阴虚阳盛者忌服。
下面简单介绍几个黄芪在配伍中的应用。
1,气虚自汗:黄芪15克,白术10克,浮小麦15克,水煎服。
2,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黄芪15克,紫花地丁、金银花、蒲公英各10克。当归6克,水煎服。
3,病后阴伤,自汗口渴,久咳不止:黄芪15克,麦冬10克,乌梅、五味子各6克。水煎服。
4,久泻脱肛:黄芪、山药各15克,白术、葛根各10克,升麻5克,水煎服。
中药黄芪主要是补气,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衰老对高血压有一定作用。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宜喝的,还得请中医专家看过之后再决定,能否喝或配其实的中药一起喝才可以,不了解自体状况,长期喝中药对身体有伤害。
1.强壮身体。有科学家用小鼠做过实验,服用黄芪的小鼠,体重增长比没有服用黄芪的小鼠快,而且体内含有的白蛋白与血清总蛋白也比较高。游泳的时间也坚持的比较长。
2.增强心肌收缩力,治疗胃炎。黄芪能有效预防循环衰竭,并且能够减轻胃炎症状。
黄芪是很好的补气中药,如果出现气懒无力,面色苍白等情况,都可以用黄芪泡水饮用,黄芪性温,口感也是微甜,但不能长期饮用。
中药的副作用较小,但使用不当或是配伍禁忌,都会让其副作用影响到自身的健康,比如阴虚火旺的人群或是身体对其有明显不适应症状的都不宜饮用。
黄芪,性甘温,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汗,有汗能止,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为补药之上,不能和甲鱼一起吃。
黄芪是用得非常频繁十分常见的一味中药,黄芪属于补气药。它具有着益气固表,敛汗固拖,利水消肿的功效。
黄芪这一味药可以用于治疗血虚萎黄,气虚乏力,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内热消渴等等。
黄芪是一个最常用的补气药材,黄芪有多种功效,补气是最基本的功效,具体的功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补脾肺之气。适合于脾肺气虚所导致的身体乏力、饮食减少、气短懒言、神疲、易感冒等病症。
2、补气固表。黄芪适合因为脾肺气虚、卫表不固所导致的自汗出、容易感冒,容易感受风寒邪气,著名的方药玉屏风散就是用黄芪配白术配防风组成。
黄芪的主要功效就是补气,在临床上只要需要补气时都可以用黄芪。还有就是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也可以托毒生肌、降尿蛋白、提高免疫力、提升中气。黄芪的作用很广泛,只要配伍得当,黄芪是很好用的一味中药。
中医讲气、血,在治疗疾病时,有关气和血的调理都可以用到黄芪,黄芪一方面补气、生血,另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护正气防止其它治疗药物对身体造成伤害,比如需要长时间服用破气、活血药像三棱、莪术、虻虫时,就需要用黄芪来配伍,以免伤到正气。长期服用滋阴药物,也需要配伍黄芪来调节阴阳的平衡。
药用的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所以黄芪有一种豆腥味,这是黄芪的特点之一,有利于鉴别。
作为补气药家族中的一员大将,黄芪在临床上应运极其广泛,甚至已经深入厨房,成了一味药食同源的药材,对于肺气虚的人群,在水杯中加入适量的黄芪泡水,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黄芪可以在复方中使用,如补气的方剂、补血的方剂、补脾胃的方剂、降糖的方剂、降蛋白的方剂,都可以加入黄芪。黄芪也可以单独用于保健,泡水喝、煲汤都可以。黄芪的用量一般为10-60克,生用止汗、利水、托毒生肌,蜜炙后补气功效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