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是什么参,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太子参是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它味甘性平略偏凉,而甘味能补,苦味能泄,因而是补中略兼清泄的好药。那么,它能补啥又能清泄啥呢?
首先,太子参能补气生津。因它入的是脾、肺两经。所以主要是补中上焦之气,其具体针对的病症如:脾气虚弱的倦怠乏力,面色萎黄,食少便溏以及肺气虚的咳嗽,气短,多汗等症。
其次,太子参能清泄内热。太子参对于胃阴不足的恶心,呕吐,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肺阴不足的干咳少痰以及热病后期的烦渴等都有帮助。
由此,我们已经看出太子参其实与西洋参的功效有类似之处。但区别是:西洋参性寒,补气力较强,更适宜于火盛者;而太子参性平,补气力弱,更适宜于火不盛者。至此,可能有朋友很想了解太子参对哪些疾病有用。
通常,西医诊断的慢性胃肠炎(能对上脾气虚弱证的)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能对上阴虚肺燥证的),以及贫血、营养不良、神经衰弱(能对上气阴不足证的),都可以用点太子参。
这样,我们看着太子参的功能可谓不少吧?但是,它的“技多力小”,所以,充其量只能作个“配角”起个辅助治疗的作用。对此,可能有朋友会说,那好啊,我可以无所顾忌的随便吃太子参了,反正它也药劲小。
这种想法可不行!虽说太子参补气力小,但它毕竟是中药,是药就有其偏性,有偏性就有伤身体的一面存在。就所谓正作用分毫,副作用不少!相关科学研究显示,大量或过量服用太子参,可以导致胸闷、腹胀、心烦甚至有食欲减退以及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
那么服太子参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呢?
一、服用太子参期间,不能服藜芦以及含有藜芦的中成药。因为违反了“十八反”的配伍禁忌;
二、脾阳不足、肠滑久泄者忌用。因为太子参性略微带凉且能生津。因而会加重泄泻症状;
三、实邪者慎服。因为它是补虚药,有实邪的人服用,会产生“关门留邪”的效果。
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太子参味甘微苦而性平,功似西洋参而力弱,气阴不足之轻证、火不盛者多用,小儿常用。故《中国药用植物志》谓:“治小儿生虚汗为佳”。
① 脾胃虚弱,症见疲倦乏力,食欲减退者,可与黄芪、党参等配伍,以增强补气之功;兼胃阴不足,再加山药、玉竹,补脾益胃阴;
② 气阴两伤,症见气短、自汗、口渴者,宜与五味子、黄芪同用,以增其益气生津之功;
③气阴不足而致心悸失眠者,可与五味、麦冬、酸枣仁、柏子仁等合用,以益气养阴安神;
④治小儿自汗者,可与浮小麦等配伍。
临床上使用的儿科消导健脾类中成药,如儿宝颗粒(膏)、小儿康颗粒、乐儿康糖浆等,都选用太子参作为君药,利用其补气生津、益气健脾之功,补而不滞。
太子参于酷暑时节成熟,故而其性味甘温,其色黄入脾,有很好的健脾之功。
太子参成熟于夏季,故兼入心,对于心脾两虚之寒症有很好的作用,有益气养阴之功。
可以缓解脾气虚弱、胃阴亏虚导致的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口干舌燥,伴有便溏等症状。
太子参色白,入肺经,有生津润肺之功。
因其主归于脾经,脾主运化水液代谢,有培脾土生肺金的作用,可以疏布肺部水液代谢,养阴润燥。
故而太子参对于因肺燥阴虚导致的干咳、少痰、口渴、咽干、声音嘶哑等气阴亏虚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除此之外,太子参可使脾气健运,通调水液代谢,对于缓解水肿,面颊、四肢浮肿也有很好的作用。
太子参,又名童参、孩儿参。究其得名,一因其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为诸参最小;二说其药性平和,尤其适合孩童和老人食用,故而得名。
作为补气药,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归肺、脾二经,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其形态以黄白、厚、无须根为佳品,主要营养汇聚其根部,有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肺燥干咳、自汗口渴、气阴亏虚、倦怠乏力等脾、肺二经病症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麦冬石斛滋润汤(5~8人用量)
材料:太子参20g、石斛15g、麦冬20g、陈皮一个、沙参20g。
肉类: 瘦肉/鸡肉800g
功效:滋阴生津、润肺止咳、补益脾肺、益气生津!
南方地区喜欢用太子参做煲汤食用,提升营养价值。药用方面具有益气健脾,养阴清热的功效,针对脾胃虚弱,气阴不足兼有内热的人群较为合适,请注意,它益气补益的作用不及人参,养阴作用亦不如西洋参,但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养阴清热,是其药性的亮点,太子参既不会出现误用人参出现的气火上升,口干舌燥的表现,也不会发生西洋参性寒伤脾引起腹泻腹胀的问题,它兼顾了人参与西洋参的不足,且药性温和柔润,在对证应用的前提下,无年龄阶段的限制,无论是老人或是儿童均可使用。
太子参又叫孩儿参,实际上小一点的人参也被称作孩儿参,见过太子参的朋友会发现,它的外形与年份少的小人参非常接近,二者均呈纺锤长条形,且太子参也有细小的根须,人参被称作百草之王,太子参形似小人参的性状,犹如人参的孩子,帝王之子当然就是太子了。与常用补益的参类一样,太子参的作用部位是脾胃,具有强壮脾胃,益气养阴的功效,其功效作用与它的气味形质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