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三节连堂什么意思(三节送节)

导语:“三节连清明,上坟要退后”啥意思?“退后”是怎么回事?

清明节现在是大家进行扫墓祭祖的节日,也是和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的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然而在古人的诗里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寻?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朝人杜牧在这个时候怎么感觉像是出来游玩的,不是出来给祖先扫墓的啊!其实你了解了“三节连清明,上坟要退后”以后,就能知道这是为啥了?

“三节”是哪些

“三节连清明”的三节,分别是指三月三上巳节,三月初四的寒食节,三月初五的清明节,这三个节日在古代原本是有着不同的节日属性的,只是在后世的发展中,融合到了一起。

上巳节原本是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举行,汉代的国学大师郑玄在给《周礼》作注的时候,说三月三已经实际上是上巳节了,于是在魏晋以后,三月三就被固定为上巳节了,《后汉书》里说“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这个节日就是祈福沐浴的日子,同时伴有有郊游的内容。

寒食节是古已有之,一般就是三月初四左右,后来晋文公因为自己的过失,将介子推在绵山烧死,为了纪念这位贤者的忠义之举,就下令全国的百姓,以后每年的这天都要吃冷食,禁止烟火,后来逐渐发展为扫墓,祭祖等等一系列活动的一个节日。

而清明节是每年的三月初五,也叫做踏青节,在宋代之前是每年踏青郊游的日子,古人根据天干地支的算法,制定了古时候的天文历法,又根据日月星辰以及气候的变化,制定了二十四节气歌,是古代农业活动的重要依据,清明节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也是大自然吐故纳新,生机盎然,春回大地的日子。

上坟要退后

后来在宋元之后,清明节逐渐和寒食节,上巳节融合到了一起,《岁时杂记》里说“清明前二日为 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莹,经月不绝”,《梦梁录》里说“清明节时,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已尽思时之敬”,可见在宋朝的时候,寒食上巳清明三个节日,已经有了融合的趋势。

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清明节,形成了以祭祖扫墓为中心的一个节日习俗,还兼有祈福郊游踏春的活动,兼顾着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从此大家对清明节的认知也就不一样了。

而清明节本身在三个节日里是日期靠后的一个,扫墓祭祖活动原本是 在清明之前的,三个节日融合之后,上坟扫墓的活动也就自动靠后了,才有了“三节连清明。上坟要退后”的俗语。

结语

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这些节日,都是为了人们的生活能够更好地向前,拼搏奋斗而制定的,本质上大家都希望生活越来越好,同时不要忘本,向着希望拼搏的时候,不要忘记之前给你铺路的人,文化的魅力也就在于传承的力量。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欣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