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做饭一边躁狂(一边做饭一边躁狂怎么回事)
本篇文章给大家提供一边做饭一边躁狂,以及一边做饭一边躁狂怎么回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谢谢大家支持本站。
家里天天因为饭菜吵架。。怎么办?
首先第一点,饭不好吃不是你妈妈的原因,她也希望做的好吃点,尤其是给她的子女,他更希望做的好吃一点,这点你要牢记,这是我回答解决问题的前提。
我觉得这件事情你应该站在你妈妈这一边,如果你爸爸觉得菜不好吃,你可以让你爸爸做饭,你也可以做饭;你妈妈经过这么多年的厨房劳动,做饭的标准基本上已经定型了,你就算想让她改进,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改进的。
不知道你们家口味重还是口味轻,若果不喜欢吃油腻的东西,可以在你妈妈做饭之前提前告诉你妈妈,让她做一些清淡的食物。
我跟你说说我做饭的情况,我一周时间内,做同一种菜不会超过三次。
建议你妈妈多换几种口味的饭菜,一天最多一顿荤菜,同时做个凉拌菜
这是我的建议,不知道有没有用,最主要就是勤换口味,最好不要再短期内重复
希望对你有帮助
觉察日记-为什么我讨厌做饭?
上午的视频课下课后,肚子饿的咕噜咕噜叫。
怎么办呢?吃什么呢?自己做?还是外卖?
吃饭是个让我很头疼的事,因为我不喜欢做饭,喜欢吃现成的饭菜。这个困扰一直纠缠了我很久很久。我一直说我不会做饭,是因为懒吗?不是,我是一个很勤快的人。是因为厨艺不好吗?不是,偶然做出的饭菜还是很好吃哟!
那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我内心深处就抗拒做饭这件事情。我的认知停留在我不会,真的是不想,不愿意,甚至于是讨厌。
学习心理学以后,对于做饭讨厌这件事情我有了更深的探索。在早年回忆中,我的童年是经常处于没有现成饭的情景中,上学期间每天中午都是要自己做饭做菜才有饭吃。长期处于的感受太不好了,不被爱,不被照顾。久而久之就开始讨厌这件事情,特别羡慕那些一回家就能吃到热饭热菜的同学们。而这样的愿望在童年和青少年生活中一直没有得到满足。
所以,当别人为我做饭的时候,我吃现成饭菜的时候我才能感受到被爱,被关心,被照顾。
以前只要让我去做饭我就会有情绪,各种委屈,不开心,不乐意,不想做。
今天中午我决定自己吃饭,我带着我内心的小孩子一起来到厨房,我和那个孩子开始一边对话一边准备做饭的步骤。
“我知道你小时候受了很多委屈,我知道你小时候有很多不愉快的经历。我知道你是想得到关心和照顾。现在,我来陪着你!无论喜怒哀乐我都一直,永远陪伴着你!”
那个孩子开心的笑了,被关注,被关心,被照顾的感觉真是太好啦!
有了这样的对白,我的心情也变的特别特别愉快!整个做饭的过程中情绪一直保持平静。这在以前,我是会烦躁,恼怒,抱怨,指责。而今天安抚好我内心的那个孩子,我是如此的平静,如此的愉悦,如此的放松。
我知道内心的那个在童年没有得到滋养,没有得到满足,只要外界的事情一触动这个开关,我的情绪马上就会全面爆发。是因为内心的那个孩子之前的种种没有得到的行为反射。
今天当那个内心的孩子被看到,被安慰,被照顾,被满足的时候,我是平静的。有很多时候,很多人,虽然已经年过半百,真正控制他的却是内心的那个孩子。自己却混然不知。
为什么我们要探索自己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加了解自己。为什么要了解自己呢?因为我们现在有自己的孩子。当我们对自己行为模式,互动模式不了解情况下,我们会伤害到我们的孩子。
原生家庭中我们承受过的那些痛苦,时隔多年仍然将我们困在其中。所以让这些就在我们身上终结吧!我们最爱的孩子他们是无辜的。他们是那么的纯真!是那么的简单!他们应该享受快乐和幸福!
对于不爱做饭的自己,我仍然那么的喜欢!无论怎样,爱自己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奖赏!了解这些之后,我能豁达地对待自己和别人。
亲爱的自己,我爱你,没有情敌!
天天做饭发愁怎么办
单身的好办,找外卖,但须小心地沟油害你没商量。能找人合伙帮你,你出钱他(她)出力,也好办。你前两种方法不凑效,有时间的话,就只有丰衣足食,自己动手,多往好处想——自己怎样做好吃的养好身体,健康地生活工作;没时间又经济许可的话,花点钱找保姆,做饭就不用愁。不吃不喝哪能生活工作?看着办吧。
只要老人高兴__一边做饭一边跳着舞怎么形容
老人高兴地边做饭边跳舞,忘记了自我,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时而活蹦乱跳的像个孩子一样,时而安静的像个舞者。
我妈白痴很烦,做饭怎么难吃怎么做,她是不是有病?
看来你老娘给你的压力很大以至于你有点抑郁倾向了。
如果你打算威胁她然后让她像变了一个人一样那是不可能的。
在我看来你老娘是一个忠于天性,富有童心的人,她有着你所没有看到的性格的反面。如果你要改变她,就要做好的准备。
下面说点有助于你理解她行为的东西:
你老娘是一个典型“我们——他们”这种二分法来行事的前意识行为占主导的人。即此人非好即坏,要么是“朋友”,要么是“敌人”。这种刻板化印象是初级神经系统的典型特性。
初级神经系统的特质还有一点就是简单的概括化。就好比恐蛇症的人区分不出响尾蛇和无毒蛇,只要见到蛇就会惊恐大叫——因为他的前意识在1/10秒内让他做出了这个反应。
简单来说,高级神经系统负责对人接受到的信息进行调控。譬如,有人惹恼了你,你暴跳如雷想要揍他,这就是初级神经系统的作用。但是你又一寻思,矛盾还有别的解决方法,于是冷静下来与之沟通,这就是高级神经系统的作用。
初级神经系统是人类经过万年进化而形成的,在古代,这种系统可以帮助人们及时躲避灾难,或者进行攻击,来加强人的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几率。而现代人的生活,依赖的不是这种本能,而是“意义”。就好比你学习这么多知识,是为了有一个很好的未来,这些意义赋予你行为的动力。
通常人的高级神经系统到20岁的时候会完全发育成熟,但是也有13岁的人比20多岁的人表现的更理智。因为在这个忙碌的现代世界,人们习惯于在判断事物的时候,依赖于反应迅速的初级神经系统。
这就是为什么她会立刻跳出来反对谁谁谁和你在一起的原因。她的初级神经系统把你的朋友划分为“他们”,她并不是针对他或者她,但是他们被一概而论为对你“无帮助”的一。然后她的负向情绪驱使她做出一种带有攻击性的排斥反应。
这种“我们——他们”的思维方式,会把对方非人化,做出什么样的行为都是有可能的,也会导致同情心的弱化。
这种刻板化印象是很难改变的,她对学习成绩差,很早就在社会上混日子的人,带有“仇恨”的情结。
妈妈对你学习的事情可能会生气,但不是仇恨。生气是有选择性的,但是仇恨通常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是还带有着恐惧。
另外,如果这种行为一直发生,情况加剧严重化,将你逼到进退维谷的境地,那么争吵就会爆发。假如,用“你看看那些朋友都是什么人”这样话来形容他们,就很有可能引起你的自憎情绪——“在她眼中我是个不懂得把握人际关系的”。实际上,你的打墙的躁狂表现,和“连自己最近的人都处理不好关系”的自责,以及“呵,可笑!”这种轻蔑的语气,都是自憎的表现。而自憎正是引发更多矛盾和仇恨之始。
你现在打算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因为你还没有彻底把自己的母亲划分为“他们”,而且对于那些没有受到高等教育的朋友,你也还没有将他们丢弃。你还在寻求沟通交流和谈判的机会,还在寻求属于你朋友的公正,你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处境,同时也对此潜心思考,对自己的改变也有着客观的看法,而且还能具体问题具体。你正是现在世界上最为需要的那种人。
处理你和妈妈的矛盾的最根本的办法是,要把她那种“我们——他们”的二分思维导向,改为“我们——我们”的方式。让她能够从你的立场去体会你的感受。当然,前提是你自己也要具备这种“我们——我们”的思维方式。
以下是我考虑的几点:
其一,通过鼓励性话语,建立“我们——我们”的关系
首先,不要因为她没有削出完美的桃子,做饭不好吃,或者排斥你的朋友,就武断的把你老妈划分为“他们”。要【设身处地】的为她着想一下,哪怕她是你深恶痛绝的人。下面我们来做一下苏格拉底式问话中最简单的一种——这也是心理中常用的方法,通过一连串的为什么,追出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
她为什么对菜没有热情——因为她对做饭没有兴趣——为什么她对做饭没有兴趣——因为家人认为她做的难吃——为什么她做的难吃——因为她没有很好的学习烹饪方法——为什么她没有很好的学习烹饪方法——因为没有人鼓励她去学习烹饪——为什么没有人鼓励她学习烹饪——因为大家都认为她没有做饭的才能。
事实上你和爸爸的反应也确实证明了你们对此不抱任何希望。由此,她会认为即使做了也没什么效果,从而草草了事。
每个人都有做饭的才能的,只要稍微研究一下食谱,就能做出精心可口的饭菜。那么怎样才能调度出她对烹饪的热情呢?我们得到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鼓励她,来改变她对做饭的自卑怠惰的心理。
譬如说“咦,今天这个菜还不错嘛!再多放一点点盐就好了”委婉的建议。
“哇,这真是你做的吗?不错耶,看来你还是有做饭的才能的嘛!”明确的肯定。
或者自己去下厨帮她做点事——自己不亲力亲为的事,是永远不会有体会的——然后你就可以说:“做饭好辛苦,你做饭是不是很烦?”“明天我帮你提菜吧?”
她未必会让你帮忙,但这样的话,能够让她察觉到你在关注她的内心,而不是一味指责她做饭还要坐享其成的人。因为在做饭这点上,她很可能已经把你和你爸爸划分为“他们”了——当她做了八个菜的时候,实际上是希望能得到一些肯定的,但是你和你的爸爸都漠视了这一点,导致她更加厌恶做饭,恶性循环。这其实是一个鼓励、改变她的契机,很可惜的错过了。
我就是通过大赞我老妈的厨艺,而改变她对做饭的热情的。一开始她就是传说中那种“可以把菜做熟”的人,口味也非常淡。有一次她偶尔多放了一些盐,我就拍案惊呼赞不绝口,她就得到一种心理暗示——自己做的饭,要多放点料,才能得到家人的喜欢。由此就必须要研究菜谱。现在她已经是二级厨师的水准了。没错,这也是我夸她的一种用词。多些赞美不是什么损失,不要太吝啬自己的鼓励性话语。
之所以要以鼓励方式做,是因为只有通过建立自信,才能增强她对做饭的控制感。而搬硬套的说教和指责,对于依赖初级神经系统判断事物的人,只能起到负向作用。由于初级神经系统的判断时间非常短,任何“威胁”到她的事物,都只能立刻激起战斗进攻的心理。当抵触情绪不断累积,最后就会选择以“不以为然”的漠视态度守护自尊心,或者建立起更低的自尊,以“无所谓”来适应这种敌意。
换句话说,以高级神经系统为主导思维的人的思维模式,来处理以初级神经系统为主导思维的人的生活,是完全得不到想像中的结果的。(这也是很多小孩叛逆的原因,他们尚没有足够成熟的额叶去控制自己产生的各种情绪。)
这种鼓励也可以用在她的其他方面,比如桃子皮,“今天这个桃子剥的真完美,都舍不得吃了。”或者你可以尝试去剥一下,然后没有她剥的好,说“原来你才是高手。”或者“哎,我不如你。”不管相信与否,她会心里暗喜的。如此一来她就会很精心了,因为她剥的才是经典,当然要有经典的模样。
这是建立"我们——我们"关系的第一步。在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事特征和潜伏的危机的时候,你要能看到并肯定她存在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其二,具体问题具体。
初级神经系统能够控制我们的情感领受能力——有时关闭,有时开启。也许我们对自己的朋友的心情十分敏感,但是对“他人”却麻木不仁,有时候甚至还会情绪倒错,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失败之上。
当她否定你的朋友时,你是否因为愤怒而采用了攻击性语言?(前面提到了,这种施加的压力,只会让依赖初级神经系统的人将刻板印象强化,使得他们更加顽固的保持这种印象,而不加任何深入的思考和反省。)
换句话说,在你感到气愤、痛苦和受到威胁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去想这件事的根源,这样你就可以用高级神经系统来应对问题,而不是用自己初级神经系统的反应,来使问题恶化。
在这种时候,比较好的做法是,尽快的传递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并集中在这个具体的问题上进行理智型的询问。注意是“具体”的问题,不要牵涉到不相关的事情。
比如你可以很快的告诉她:你这样说他们,让我觉得很伤心,而且进退两难。
你要及时的传达出你的困境感,否则你会因为压抑而变得狂躁,变得反应过敏。
在双方都可以保持理智的情况下,或者在气氛比较合适的时候,你可以和她认真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你要得到她的认同感,哪怕这不是你所愿意做的——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其实我也有想过,他们作为我的朋友是否合适。”“有时候确实觉得和他们的谈话,比较没有知识含量。”等等,这些是她的既得印象,她会认为你多少对她的想法有所理解,从而采取略微【平视】的角度。
【平视】是沟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绝大多数家长,在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只有通过她的角度考虑问题之后,才能取得她的信任。当她认为你是一个可以与之沟通的人之后,桥梁也就搭好了。接下来,你可以这样询问她:
首先,你要询问她是怎样得到这个结论的——
“为什么会认为这些朋友不应该和你往来?”(她可能会开始对人分类)
“根据是什么?是否能举个例子”(注意,是这类朋友,泛指)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这样?”(让她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
“为什么让他们远离我如此重要?”
“我们假设会发生什么?”
“这意味着什么?”
她会发现自己认识的断层,事实上,他们并没有烧杀掠抢,而只是去超打工。学习差并不是没有社会存在价值的全部标准。正因为有他们存在,这个世界上才会有人帮你的车子加油,才会有人给你盖起舒适的楼,才会有人让你认识到能继续接受教育有多幸福。即使再没有贡献,他们的存在,也不足以使你停止求学的脚步。所以,作为一个已经认识多年的既定事实,她“是否可以放弃这种想法?如果放弃的话,会有什么危害?”
不管她是不是接受你的想法,你要表达对她的感谢。因为这种排斥,是出于保护你的本能。这也是为了下一次沟通做良好的铺垫,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
正是因为平时的沟通不足,才会导致她对你的印象,始终停留在你还没有力的小孩阶段。如果你可以多告诉她,你在学校组织了什么活动,老师或者其他同学对你的评价是什么,她会很快认识到现在的你,已经是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了。通常家长比较偏向相信他人的话,而非你自己对自己做的评论。也许他们只是片面的从你的生活自理能力来推测其他方面的能力的。
所以一旦有机会,要通过好好的感恩来建立沟通感情的基石,之后就可以把她带入你的思维模式了。
做班长比做儿子女儿简单多了,因为朋友之间不存在“对你一辈子负责”的关系,自然也不会对你做什么限制和过多的干扰。
加油吧,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