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道德经讲大道(道德经中的大道是什么意思)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大道无言---试论《道德经》中的“道”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道德经讲大道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道德经讲大道(道德经中的大道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开篇,“道”自然是《道德经》里最核心、最重要的概念,全文五千余字中共出现七十三次。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也是老子在《道德经》给世人阐述的道家学说的总纲。道家以后的学术发展都离不开老子的“道”。

后世之人给“道”做出了无数种解释,但老子自己在《道德经》四十一章说:“道隐无名”。所以“道”是不可以言说的,只可意味,不可言传,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心中的道。庄子在《大宗师》篇中解读道:“道,有真实有验证,无作为无形迹,可以心传而不可口授,可以体悟而不可看见;自己为本,自己为根,在没有天地之前,自古以来一直存在;造就了鬼神,造就了上帝,产生了天,产生了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以为高,在六合之下而不以为深,先天地存在而不以为久,比上古年长而不以为老。”

老子口中的“道”,虽然不可说,不可解释。但老子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所以“道”还是有一定的特征让我们遵循的。所以在五十一章又写“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我所理解的“道”:

“道”是天地之始,是万物之母,是对万事万物发展过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是永恒、绝对的形而上。是自然规律,是宇宙本源,它包罗万象,无所不容。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 是万物运行的原动力。

“道法自然”,一种涵义是大道以其自身为原则,自由不受约束,所以每个人心中有不同的“道”。另一种涵义就是&34;,即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发展。

“道者万物之奥”(六十二章),“道”是万物要坚持,遵循的法则。又说“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所以,同样是人类必须遵循的法则,是指人生的一种准则、指标、或典范。

&34;(二十五章),“道”循环往复的运行,没有衰败的时候。,“道”亦是循环不息的,它总是从起点开始,最终又回到起点,形成一个圆圈。&34;(二十五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贯穿《道德经》全篇。道家所宣扬的&34;是一种生存的大智慧,而不是终极目标。人们要象道那样自然无为,只要坚持无为的原则,什么事情都能办好。

“道”是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这是“道”的存在状态,无处不在,没有边际。它又无时不在,无始无终。这也是一种无。它能化解万物的矛盾,协调万物的关系,与万物混而为一。

道与德构成万物发生、发展的依据,而道又为德之本。只有正确理解了“道”,才能正确理解“德”,从而正确理解老子的全部思想。

“道”还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周易·系辞上》有:“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德经》四十二章有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矛盾冲突而生成万物。

《道德经》尽管只有短短数千言,但其思想博大精深、内容全面丰富,涉及宇宙起源、天体运行、生态平衡、环境保护、治国用兵、内政外交、为人处世、祸福进退、名利得失、胜败智谋、自然规律、学习工作、仁义礼仪、修道养生等众多方面。其深邃的哲理,必将启迪我们的智慧,增强我们的处世能力。清未思想家魏源说:“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我们要把这智慧之源泉、国学之经典发扬光大。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大道无言---试论《道德经》中的“道”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