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东湖是武汉大的湖(东湖是武汉大的什么文化旅游中心)

导语:武汉旅行,为何不能错过东湖?全国最大的楚文化游览中心就在这

武汉之行,为什么不能错过东湖?

如果你想在秀丽山水间了解古楚国八百年的历史,东湖称得上是一个绝佳的游览胜地——全国最大的楚文化游览中心就在这里(具体位置在东湖磨山景区)。

沿着湖畔,从穿过楚城门下的那一刻起,便开启了千年的楚文化之旅。楚文化是春秋时期南方诸侯国楚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是华夏文明、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迁后,便在荆楚大地上创立了一种新的地域文化。

这种文明、文化既可以在博物馆里通过古老的文物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也可以在山山水水间畅游古楚的精神内涵。

进入城门有楚人进行商贾贸易的【楚市】,楚之始祖【祝融塑像】立于山巅,更有层台累榭、高耸入云的【楚天台】雄踞磨山第二峰,以及用15.6吨青铜铸造的气势磅礴的【凤标】。

还有号称碑、字、文三绝的《离骚》碑刻,全国最大的“惟楚有才”石雕园和南国哲思园等,古朴又恢宏的楚文化游览区可谓是集中展现了楚文化的精髓,在一定范围内浓缩了精华。

楚俗尊凤尚赤、崇火拜日、喜巫近鬼,这种古老的信仰状态在今天的楚门之上就可窥见一二。

楚城门坐落在山水相连的隘口处,登上楚城,一览东湖碧波荡漾是许多游人必行之事。在这广阔的山水间,古楚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楚国是最早修筑长城、设立城门的诸侯国之一,而东湖楚城则是对湖北荆州古纪南城的历史再现,楚城门的造型和规模是纪南城中选取的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始建于1992年)。

整个城门由水门、陆门、城墙、箭楼、望楼和隐于山间的烽火台所组成,其城墙117米长、23.4米高,由湖面向上延伸。

其中,陆门最上方的双阙望楼显示了城门特有的灵秀,双阙之间的双凤脊饰,是由出土文物虎座凤架鼓演变而来的。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水门,水门就是指开在水面上的城门,这是南方特有的建筑风格之一,方便水面上的船只行进。

东湖楚城沿袭了这一文化特征,,远远望去,别有一番风情。尤其是日落西下时,穿过水门的余晖极为耀眼。

置身此处,可远远望见那座矗立在磨山第二峰的楚天台。

楚天台是楚文化游览区的标志性建筑,按古楚国章华台“层台累榭,三休乃至”的形制而建。虽然不曾见识过章华台的真正风采,但“楚王好细腰”的典故深入人心。

试想一下,在今天的楚天台里外,无数“细腰游人”纷沓而来,这会使当年的楚王有多激动呢?

楚天台内有荆楚文物、工艺品、楚国名人蜡像展以及编钟乐舞演出。站在楚天台最高处,一边聆听那宛如天籁的楚乐,一边俯瞰东湖全景,真是有“极目楚天舒”的感觉。

在楚天台对应位置的正下方,是一对各高7.2米,重达7.9吨的凤标。其设计灵感是按照文物虎座凤架鼓的原型稍加改进而成,它们相对拱成半圆形,展示了楚人凤水合一、与日同辉的艺术内涵。两凤尾部的长羽凌空悬立,形似两团火焰,也展现了楚人崇火尚凤的民族信仰。

凤标与楚天台位于同一条中轴线上,由陡直的345级台阶相连。

在楚城门的右侧便是古色古香的楚市,楚市占地约5000平米,全长近200米,经营以楚文化艺术为特色,出售编钟、漆器、奇石,刺绣等。

楚市的商铺建筑也是以楚式风格为主,于山林掩映之下,别有美感。

此处也隐约可见楚天台,不禁赞叹,穿过楚门后,像是时空穿越来到了楚国。若不是楚市尚在清冷中(好像还未完全对外营业),还真有穿越的错觉。

楚才园(惟楚有才)是一个静谧之地,古木参天,草木繁盛,倍显绿野与生机。单看自然风貌,这里还真是一个安静的幽深之处。但它却集中展现了古楚国八百年的历史,堪称东湖楚文化建设的经典之作。

内有刻石、铸铁、铸铜作圆铸33尊,浮雕25组,表现了楚国的名人、重大事件和重大成就,值得细细观赏。

尤其是在这样宁静、几乎无人打扰的环境里,一花一草一木都像是汲取了楚文化的精髓。类似这样的去处还包括南国哲思园,主要展现楚人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等。

一番游览之后,不禁赞叹——在这里灵秀山水间,感受楚之风情,真是一次收获之旅。

湖北为古楚国腹地,很有必要将楚文化发扬光大并集中展现。武汉东湖根据历史典籍和传说所建成的这一片楚文化游览中心,不仅丰富了东湖文化,也增添了许多色彩。

其实,除了磨山景区,东湖的听涛景区也是悠扬着楚文化的美妙,有屈原像、行吟阁等。

面对即将到来的五一长假,若想在武汉进行一次深层的楚文化之旅,其经典路线为:湖北省博物馆(从文物中认识楚文化)——游览听涛景区(了解屈原可能游览过东湖的历史背景)——坐船至磨山景区(通过楚文化游览中心将在博物馆里的所见所识得到进一步提升,且坐船途中还能感受东湖的湖光山色)。

本文内容由小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