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真爱就好(只要是真爱没有什么能阻隔)
导语:只要是真爱,中间无论经历多少其他人,最后依然会在一起
文/汤静诺
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在二十世纪的人文历史上,一定绕不开两个名字,一个是“存在主义”大师萨特,一个是女权主义的集大成者波伏娃,两人是情侣关系。
两人都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术成就都很高,萨特还拒领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样优秀的两个人的爱情,也很特立独行。
萨特和波伏娃一生践行的是“开放式关系”式恋爱,两人并没有结婚,一生相爱的同时,期间也和其余人有过情爱关系。
不过,尽管萨特和波伏娃在恋爱期间都各自有过情人,但最后陪在彼此身边的,依然是对方,那些过客,丝毫没能撼动两人的关系。
对于萨特和波伏娃的这段感情,不少人都有自己的解读,但在我这里,我始终认为,他们两人之所以能够走到最后,是因为真的是真爱。
1.萨特和波伏娃的爱情,是必然式的爱情
从外表来看,萨特长得真的其貌不扬,个子很矮,还有一些坡脚。但波伏娃却是一个十足的美女,身材高挑,性感知性。
在那个不懂爱情为何物的青少年时候,萨特也对女性的外表崇拜至极。在他十多岁的时候,他就发誓说以后要找一个“金发碧眼、肤白肉嫩”的漂亮女人结婚。
进入巴黎高师之后,他确实找了一个“金发碧眼、肤白肉嫩”的美女作为自己的女朋友。不过,由于美女中途退学,两人的恋情无疾而终。
随着对哲学的进修和情爱阅历的增多,萨特对传统的价值观有了颠覆性的想法,这时候的他已经不想把自己的一辈子都禁锢在婚姻这座围城里了。
而刚好这时候,他的波伏娃出现了 。波伏娃也是巴黎高师的学生,萨特痴迷于她的外表,她痴迷于对方的学识。
萨特经过和波伏娃相处之后,他大为惊叹。在这之前,他以为女生的价值都在外貌上,但波伏娃,是一个能够和他深入灵魂深处交流的人。
和波伏娃交流过一段时间后,萨特向她袒露了自己的婚恋观:
“在不结婚也不生小孩的前提下,两人必须竭力维持‘必然的爱情’,但同时也可以体验一下‘偶然的激情’;可以短暂分离,但不能长久分居;最后一点尤其重要——任何条件下,都要保证在生活、感情和性欲方面享有充分的自由。”
没想到,波伏娃同意了。
在两人建立起了“开放式”的恋爱关系之后,在漫长的余生里,各自都有无数个情人,然而,都没有动摇过彼此的关系。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两人确实是真爱,在真爱面前,所有短暂性的意乱情迷都是过眼云烟。
什么是真爱?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定理,叫做“心理可见性”定理。我们之所以会深爱上另外一个人,是因为我们内心的自我,被另外一个人看见了。
萨特是一个哲学家,他的生命本质是哲学,在爱情观上也特立独行,想要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爱情同时存在,这就是真实的他。
这样的他,如果和一个长得漂亮的普通女子在一起,他都是要舍去自我的,唯独和波伏娃在一起,他保存了真实的自我,并且,真实的他和真实的波伏娃,还能深入灵魂地交流,这就是罕见的真爱。
真爱,是具有归属性的,不是一种激情,是一种在找到了自我之后,真实的自我被别人接纳、懂得和保护的情感。
如果说萨特的生命归属是哲学,那他的情感归属就是波伏娃,这两人的爱情,确实是必然式的真爱,比偶然式的一时好感和心动,要深刻和长久得多。
后世的很多人都想要模仿波伏娃和萨特的“开放式关系”,但基本上都失败了,那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理解到这段关系的核心。
两人的关系之所以会持续一辈子,不是因为两人互相坦诚,有契约精神在,而是因为两人有真正灵肉契合的真爱在。
找到一个真爱之人是一件难事,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找到。如果和一个本身就不是真爱的人践行“开放式”关系,那结果必然就是你很快就放弃了对方,对方也很快就放弃了你。
也许,真爱,就真的是:
“真爱一个人,就放他自由,你如果也是对方的真爱,那无论经历过多少人,多少事,他依然在你身边,且只爱你。”
本文内容由小开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