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老庄与禅宗(老庄对佛教的影响)

导语:中国宗教思想中,老庄的清静和禅宗的虚淡影响了中国画的风格

中国画受中国古典哲学影响,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中国画与西方造型艺术不尽相同,它重视修心明志,中国古典哲学深深影响中国画。

中国绘画源头在老庄思想。老子认为,大千世界的核心是“静”字,他认为“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以为天下正”。庄子把这个思想具体化,干脆称自己的书房叫“心斋”,虚灵静心,想求得一个虚灵的环境。所以老庄的核心思想叫清净无为,对中国山水画思想有重要影响。

宋代山水画总是离不开“静”字,静背后是渺远,是无限想象,是安祥、恬淡、空无,没有竞争,没有烟火气,就是大自然本身。

石涛 《山水花卉八开》

庄子描写天籁,就是大自然的声音,风的声音,雨的声音,风雨过后草的静寂,静寂也是一种声音,庄子把这种声音称之为天籁,这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宋代山水画的寂静、渺远、苍凉,无论画潇湘暮雨、大漠孤烟,还是画空旷山林,都把“远”字表达出来,远就建立在静的基础上。人们在宋代山水画面前只能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宇宙的伟大,山川的无尽。

虚谷 《三友图》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庄子追求“虚以澄怀,静以思明,明则近道”。道是天地规律,所以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最高境界就是道,先秦思想最核心的就是道,孔子也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老子尤其强调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道是一切之根本。道是天地规律,人要努力地进入天地规律中去,探悟道里无穷无尽深邃的精神内核。

唐寅 《月泉图卷》

宋画尚礼,宋人讲格物致知,这个“礼”既是道家之礼、禅家之礼,也是儒家之礼,道释儒的礼最后达到致知境界,所以绘画是进入画家精神和心灵感悟的结果,主要是看到画家的精神世界,抒写画家对形而上世界的把握和认知。因此,画家需要强调修为,“内修心而外益世”,“抒胸臆以振斯文”。所以中国绘画最后是人的问题,人到什么程度,中国画到什么程度。

朱耷 《枝上鸜鹆图》

禅宗思想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也非常大。禅宗是外来佛教到中国本土化以后出现的佛教流派,主要观点是止观、静虚、虚无、虚淡。

禅宗有一个著名的典故,五祖将要传衣钵于神秀、慧能二人中的一位,神秀作了一首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以此表达对佛的虔诚和用功。另一个做饭的和尚,不识字、不读书的慧能当即就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把衣钵传给了慧能,慧能六祖成了禅宗之祖。

他的思想对书画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主张空灵、虚无,而且是顿悟,这是禅宗非常重要的思想,扫地、洗碗都是禅,诸象都是幻象,我即是佛。

倪云林 《江城风雨图》

元代画家倪云林,后人称为倪高士,他的画面里没有人,但标题都是人间生活,如他画六君子是六棵树,他赋予了树生命;他画《容膝斋图》,几根线就是房子,房子里一个人都没有;画他自己的书房也不见人,就是那几棵树。

董邦达(清)《 西湖景》

他的画永远是远远的一抹湖水,一抹远山,几棵静树,就是要表达空寂,正如唐代柳宗元的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灭、绝、孤、独是柳宗元追求的意境,倪云林追求的意境也是如此。倪云林是虔诚的佛教徒,禅学修得很好。佛教观点认为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因果轮回,灭后是生,繁华后是衰落,衰落后是繁华,寂静后是喧嚣,喧嚣后是寂静。倪云林画寂静,更预示着以后生命的灿烂,所以世人称之为倪高士,这就是禅的力量。

本文内容由小薇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