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为什么叫赤子(赤子是指谁)

导语:为什么老子说的“赤子”是特指还不会笑的婴儿

第二十章(2)

原文:

望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而登春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累呵,如无所归。

释义:

“望”,广、远之意。“央”,即尽。“熙熙”,和乐声。“飨”,通“享”。“大牢”,通行本作“太牢”,意同,级别最高的盛宴。“而”,犹“如”。“泊”,就是淡泊。“兆”,征兆、萌兆之意。“咳”,小孩笑谓之咳。“累”,失志疲惫之意。

翻译:

旷远啊,好像无边无际。众人熙熙攘攘,像是享用大牢盛宴,像是春日登台欢歌。我却淡定不为所动,像是还不会笑的婴儿。疲惫若失啊,竟像无家可归。

旧注:

王弼:言我廓然无形之可名,无兆之可举,如婴儿之未能孩也。

苏辙:人各溺于所好,其美如享太牢,其乐如登春台,嚣然从之,而不知其非。唯圣人深究其妄,遇之泊然不动,如婴儿之未能孩也。乘万物之理而不自私,故若无所归。

札记:

1. 本章老子用对比的手法描纂了普通世人与悟道者之间的区别。这里的“我”不是指老子本人,而是指“圣人”,即悟道者。“圣人”“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绝学无忧”(第十九章)之后,怎么反而变成了孤家寡人,看着别人胡吃海喝,纵情玩乐,自己却像“无家可归”了呢?其实,老子这里是用了反讽的笔法。因为大的道理,他早已讲过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已”(第二章),还说“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第一章),并又说“五色,使人目盲;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第十二章)。在悟道者看来,这些都是浮光掠影,是他最为蔑视的东西。你拿他蔑视的东西和他的“赤子之心”作比,他只能假装很“累”,其实都是在“逗你玩”。

2. 老子感叹“其未央哉”,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其实就是对熙熙众人,“若飨于大牢,而登春台”的不解和嘲讽,你么看似潇洒快活的生活,说白了,是因为分不清“唯与呵”、“美与恶”,被表面的幻象迷住了双眼才导致的啊!你么看到听到的唯唯诺诺,其实背后都是奉承、巴结呵企图啊!你么都觉得这日子很“美”,其实才是最“恶”的啊!

3. 悟道之人最为看重的是什么?是“抟气致柔”,“如婴儿”那样的境界。当小孩之道笑可以讨好别人,哭可以带来呵护的时候,他的哭和笑都有了目的,就不是老子说的“赤子”了。在看待世俗的纷纷扰扰熙熙攘攘的时候,“圣人”的态度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正基于此,在心胸坦荡,真正“无忧”。

本文内容由小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