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心得体会(《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心得体会感悟)
导语:《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心得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六章知足常足
天下有道,是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之道。
天下无道,是君王为欲望控制,战争灾难加之于天下之道。
此章,有学者把它称之为老子历史观的见证。心怀天下,以济世救人为理念的老子在经历了“公天下”到“私天下”的历史大变革后,对有道和无道的社会做了总结。
有道,是因为出现了有道之主,以道治理天下。天下没有战争,马离开战场回到了农田。
老子为什么要传道?就是希望世人心中被道滋养,而不是被贪欲充塞。然而,天下有道好像只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肉眼所见之处都是天下无道,一个“却”字说明人世间的马不并在农田里。战争结束了,马理应回到农田,但是君王的“道”还是走战马之道,有道并不是有道之道。“却”字表达了老子见证历史后的伤怀。
战争结束了,那些以道法修身养身的人,归隐深山炼丹求长生。国家无道,民也不得正道。
养生是道家的核心内容之一,庄子就写有《养生主》,医学是道家思想的一部分。可后世炼丹养生显然是误入了歧途,那些有智慧的文化精英如果把精力用于探索心灵世界,而不是追求肉体长生的话,那中华文化将更加伟大。
天下无道是世人的无限贪欲造成,君王的贪欲必定给国家带来灾难,战争的根源是贪欲。
老子反对战争,他的思想就是为消除因贪欲而带来的战争。“清静为天下正”修道才能获得内心的清净,能够遏制任何强烈的贪欲。“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君王修道,天下才得以安宁。
什么是知足之足呢?就是要有知足心,即“欲无欲”,是把无欲当做人生目标、当做人生最满足的境界,只有知足心才会有满足感。
世人把无欲当做苦难,世人的知足是假知足。想满足自己的欲望的心是贪心,贪心是不可能满足的。没有知足心就没满足的时刻,当欲望产生的时候,九匹马也拉不回来,欲望不满足不罢休。
欲望的满足是短暂的,只有“知足”带来的满足才是“常足”,“知足之足”更是让人永恒地在满足之中。
显然,为了欲望,终生被欲望奴役,一无所获。心中无欲无求,反而安住在知足常足的妙境之中。
本文内容由小冰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