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科考舞弊(清代为何盛行考据学)
导语:为打击“科考移民”,清朝专门制定审查考生乡音的审音制度
“科考移民”现象在唐朝时已经出现,到了清朝已经极其普遍。清代专门制定审音制度来打击“科考移民”。
通过冒籍应考,录取机会明显增加
“科考移民”,即冒籍,假冒籍贯。清朝规定,考生应考,必须回到原籍(亦可以在原籍和寄籍中选择一个)参加考试,不得越籍赴考。但是冒籍现象屡禁不止,难以杜绝。出现“科考移民”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各地科举录取宽严不一,教育发达地区的考生为了增加录取机会,向录取分数较低的边远地区流动,通过投亲、冒名、串通官员等各种各样的手段,参加高考。比如清代文学家、诗人赵翼,江苏阳湖人氏,去投奔在京津做生意的亲戚,参加北京的乡试,一举考中举人,接着参加殿试考取探花。所以,赵翼是通过冒籍博取功名的。
根据《清实录》记载,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教育发达的江浙一带的考生假冒直隶等处北籍应考者很多,康熙皇帝告诉臣下,通过审查考生的乡音就可以辨别其籍贯。康熙下令:中试的进士,如果有冒籍者,立刻去礼部坦白,或者复试的时候向皇帝面奏。如果故意隐瞒不报,查出后,后果自负。
康熙
为了解决冒籍问题,清代专门制定了审查考生乡音的审音制度,设置了“审音御史”,根据考生的口音判断其真实籍贯。康熙一生去过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通晓十三省语音,所以从理论上说,康熙本人也有辨别考生、官员籍贯的水平。“审音”制度制定于康熙年间,盛行于乾隆时期。
乾隆
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浙江绍兴府通判张廷泰在进见乾隆皇帝时,乾隆通过审查张的绍兴乡音而发现问题。张廷泰在本地做官,这是违反大清的籍贯回避制度的。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张假冒顺天府籍在北京参加科考。乾隆十分生气,把“审音御史”责备了一顿。而张廷泰则被调到福建就任。
“科考移民”是科举制度下的产物和痼疾,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审音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放纵的现象,至清末,它基本上形同虚设,不起作用。
本文内容由小莉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