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身体是灵魂的监狱还是精神的圣殿(身体是灵魂的圣殿在圣经哪里)
导语:道德经:身体是灵魂的监狱,还是精神的圣殿?
老子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如果把宠辱得失看得比生命存亡还重要,没有了身体,我们当然地也没有了得失之患。
人之所以有“大患”,是我们的内心承载了一串串太多的东西,比如名利得失,生命存亡等等。
但是,如果没有了身体,有患无患又有何区别?而“吾”又何以存在呢?这只能进一步说明,身体并不是我们的真身!
身体是“自我”的基础部分,承载着我们的认知、欲望,乃至灵魂。
造物主赋予了我们一个精细美妙的肉体,同时也赋予了一个膨胀发展的内心。
硬件与软件原本是完美结合的,但无奈软件更新地太快,二者不匹配的结果就是人的烦恼丛生。
人类的心灵就像流浪在外的孩子,离家太久了,故乡记忆模糊了,多数人忘记了归乡路,我们心安何处,家在何方?
最好的修行就是心与身始终在一起。身在此处,心安此处。
身体就像一棵树,与大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心就像随风飘扬的树叶,渴望挣脱束缚,渴望自由飞翔,让心沉静下来,就是回归身体,汲取大地的营养,接受宇宙全部的爱。
收回外观的视线,观照身体的里面,身体就是联结整个宇宙的入口,身体蕴藏着整个宇宙的全部信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从我们的身体里就可以观照整个宇宙。
大多数人的身心容易分离,要么内心承载不住身体的欲望之重,要么身体跟不上内心的节奏之快。身心在一起,和谐共处,需要练习,需要修行。
练习与自己的身体在一起,让心回归,感受身体的温暖,与它和平相处,观察它的动静,在你觉悟之前,身体是一位最好的老师。
身体是可见的灵魂,灵魂是不可见的身体,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生命体。
身心是一体的,离开身体的灵魂以及失去灵魂的身体都是不完整的生命。
重视宠辱得失犹如生命存亡,生命存亡在于有身,有身则有我;无身则无我,无我则无存亡之患,亦无宠辱之惊。
换言之,有身,有我有私有为,有宠辱之患;无身,无我无私无为,亦无宠辱之忧。
如果是认知、欲望与情绪控制了你,那么身体就是灵魂的监狱;
如果我们的心灵安住于身体之内,身心合一,身体就是精神的圣殿。通过内观身体,关联整个宇宙,实现精神自由。
因此,平衡身心,身心和谐,对于修身与修心都至关重要。
关注身心,也要突破小我的视角。我们的身心就是真正的我吗?
道眼观世界,心与道合,身与万物为一,才能赢得身心的真正解放。
道生万物,物化不已,何身为我?以道观之,万物为一,我即万物,万物即我,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何有宠辱之惊,存亡之患。
境界决定格局,贵爱一己之小身,则有宠辱存亡之患,贵爱天下之大身,何有宠辱存亡之忧?
有诗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一分道心,三分情致,皆为自然之道也。
真得道者,必然超越小我之身,更何及身外之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此乃大我之真身。
小我,宠辱存亡之事则大;大我,宠辱存亡之事则小。大小之辩,一念而已。
人,半人半神。执迷不悟者,徒一人物而已,多为物累;开悟成大道者,灵性之神,则超越万物,逍遥自在。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