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道德经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观呢(道德经反映了什么)

导语:道德经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观

道德经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观呢(道德经反映了什么)

世界观有什么用

坚定的以某个态度对待世界,我们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苦恼。世界观决定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犹豫不决。

什么是世界观

我们怎么看待这个世界,我们对待这个世界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我们认为世界是怎么开始的,怎么发展的,归宿在哪里。我在这个世界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世界观是个舶来的概念,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对上述问题也有清晰的答案。任何带有宗教和哲学性质的世界观,都无法被证实,也无法被证伪,只在于你是否取信。所以世界观是主观的观点,即使有“我认为这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这样的观点,也是主观的意识。

身边人的世界观

也许大部分人没有清晰的思考过上述的问题。所以大部分人的世界观是模糊的。有的人信神佛,每天很虔诚的膜拜,但是他未必知道神佛世界的来源与归宿。

有没有正确的世界观

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的世界观是错误的。我们对于任何一种世界观的评价都是主观的。世界观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相对于不同人群对同一事物认知上的对错。我们之所以认为反人类的世界观是错误的,那是因为这种观点对于绝大部分人类来说是有害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种认定其为“错误”的判定,也是一种主观行为,即使它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认知。

道德经的世界观有什么特点

1

肯定世界是有一个开端的

大道,先于万物出现,并且不会消亡,拥有神奇的生殖能力,是化生天地以及万物的母体,是万物的来源之处。无法探知是什么化生了大道,只知道在天帝之前就存在了。见于以下原文: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2

大道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

找不到任何一样实物来比拟大道,只知道他真实存在,而看不见,听不到,抓不住。

见于以下原文: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

【第三十五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3

大道是万物存在的依据

万物依赖大道而存在。庄子进而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所以,万物纵使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来自于大道,并依赖大道存在。从这一点上来说,万物与万物,万物与大道,都是相通,可以感应的。

见于以下原文: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xù)之,物形之,势成之。

总而言之,道德经所揭示的世界观,与其他哲学流派,宗教流派都不相同。大家不必辩其高下优劣,择其信者信之即可。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娴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