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古代封驳制度(封驳制度的意义)

导语:封驳制的名义化,中国古代臣权与皇权交锋,走向高度集权的过程

封驳制度作为我国古代庭臣对抗皇帝独裁专断,限制皇权的政治手段。起源于汉代,在唐代趋于成熟,宋代达到鼎盛时期。它客观上将政治运行制度化,避免了由于皇帝个人巨大的决策失误,使整个帝国陷入危险的境地,具有极大的正面意义。

然而,在政治权利高度集中的封建朝代。封驳制度的局限性是非常大的。皇帝可以以内廷赦令,翰林院赦令等各种手段。绕过给事中的封驳监察权。只有皇帝如履薄冰,以谨慎的态度统治帝国的时候,他才会乐于接受封驳制度的约束。封驳制度仍是处于皇权下的,依赖皇帝自我约束的制度。他对于皇帝并没有强制性。

一.汉唐之封驳制度

1.见于史书,行于汉唐

最早见于史书的封驳,应该就是汉哀帝时王嘉封还皇帝任命董贤的诏书。随后东汉的钟离意也数次封驳皇帝的诏书。汉代的封驳并没有专门的职位,而是百官的个人行为。虽然这样的政治对抗对半是由丞相来发起的。

在汉代,丞相是具体政治命令的执行者。那么他们抵抗皇帝命令的时候。就会造成行政管理上的混乱。所以当皇帝接受丞相的封驳时,整个朝廷才能顺利的运转。如果这种封驳触怒了皇帝,那么丞相只能辞职,让新的大臣来保证政令的实施。可见汉代的封驳还处于很稚嫩的状态,它并不完全算是一种政治制度而存在。

2.权臣膨胀,封驳遭毁

唐朝前期,就设立了给事中的官职,专门负责封驳政令。魏征就反复的驳斥过唐太宗的赦令,拒绝签署。太宗虽大怒,却也没有处罚魏征。唐玄宗时,规定可以对诏赦驳正。也就是执行涂改纠正过了的赦令。这是臣权和皇权的妥协。虽然驳正,但不是完全否定,修改后继续执行。

唐中期以后臣权膨胀,给事封驳在史书中屡见记载。当时封还诏书,封还制书。已不仅仅是就事论事,而是政治博弈的体现。封驳中也少见驳斥,提出改良意见。而是野蛮专横的封字。是对皇权的试探和打压。

当时皇令不出内廷,皇帝们只有绕过大臣。通过内廷赦令的行使将自己的意志传达下去。其实封驳制度已经遭到了破坏。它作为政治手段而存在的目的单纯就是为了打压皇帝了,大大的偏离了自己的初衷。

二.宋代之封驳制度

1.宰相独大,封驳制约

宋代相比与汉唐的集权,权力制约,权力平衡从宋太祖起就成为了宋朝立国之本。比起之前的朝代,宋代遵循“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精神。封驳制度成为了制约宰相权力的重要组部分。

宋代以进银台封驳司,学士院,翰林学士。建立了完备的权力制约体系。防弊思想涵盖了宋代基本的权力运作。这是中国古代王朝中最近乎于西方三权分立思想的体制。正是这种开明的体制。使宋代成为古代王朝中商业经济最为繁荣,政治相对清明的朝代。

2.封驳创新,制度完善

宋代的封驳不但封还皇帝的赦令,驳正臣下失误的奏章,还加大了法律上监督的职能。宋代把给事中和中书舍人封还诏令,封还词头一起执行。使封驳制度更加的立体化。起到了权力监察的作用,使封驳在权力体系内确立了自己的定位。

元丰改制以后,宋代的封驳制度更加的完善。政府下设六室,分房办案,设为上案 下案 封驳 谏官 记注 宝符郎。各司其职。将封驳工作系统化细化的完成。这是宋代成熟的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也正是在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下,封驳制度迎来了他的鼎盛时期.

三.明清之封驳制度

1.明代封驳,权力分散

明朝沿袭宋朝的制度,有封驳权力的部门由六室变为六科。吏户礼兵刑工设立都给事中等官职行使封驳权力。他们审阅皇帝的赦令和六部的奏章,权柄极大,事实上起了上下沟通监督的作用。

他们对六部的奏章也采用了灵活的处理方式,即使认为不完全合意。也并不一味驳回。而是采用科参的形式通过,在具体实施中科参的意见成为重要的指导方向。

明朝对比宋朝,中央集权大大增强。皇帝设立的给事中互相之间并无统辖关系。实际工作中这些人互相监视,互相敌视,也是明朝厂卫特务统治的特色体现。

2.清代封驳,趋于消亡

清代虽然号称沿袭明制,其实单就封驳权力来看,则大大的不同。六科从皇帝直属变为了都察院统辖,实际地位大大的降低。

清代的给事中失去了封驳权,其实成为了一个闲职。由于清朝满蒙统治者为上层的特点,制约汉人成为清朝重要的政治目标。皇帝行使命令采用奏折和廷寄。种种手段都要封驳制度没有了存在的土壤。

综上所述,清代的封驳制度其实已经消亡。满清作为思想禁锢最为严重,封建帝权最为集中的朝代,是不会有封驳这样开明的政治制度容身之地的。

结语:

封驳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监察权力的具体体现,他在相对开明的汉唐和宋代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成为了臣权皇权互相平衡的一个支点。封驳两字分开,封即退回皇帝的诏书。驳就是驳斥臣子的奏章和意见。作为权力体系的润滑剂,封驳制度让封建王朝拥有自我纠错,自我修复的力量。

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封驳制度作为皇权的附属。并不像西方世界那样的监察权那样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他高度依靠皇帝个人的素养和品质。当皇权过于强大时,他流于摆设。臣权过于强大时,他成为打压皇帝的工具。他与王朝本身的特点紧密相关。在宋朝这样开明的朝代相对作用较大,清朝则完全沦为摆设。他的本身先天不足,随着高度集权的不可避免,封驳的边缘化是必然的。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

《宋史》

《明史》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迪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