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少年赵子龙(少帝赵昺怎么读)

导语:少帝念错字,赵子龙吟七绝

1、少帝把饮鸩止渴中的“鸩” 念成“鸠”

2、东汉末年的赵子龙吟上了七绝

“五一”小长假期间,《武神赵子龙》终于迎来了收官大结局,但因该剧众多不符合历史的错误,“网友喊该剧编剧回家补历史”的呼声仍不绝于耳。剧情是否符合史实先暂且按下不表,人物对白中的语文常识错误,也引发了网友的吐槽。其中两处错误更是让网友反复说道。今天,“时光机”完整地纠正一下这两处错误。

第一处错误在该剧第一集,董卓杀进皇宫,赵安李全劝少帝赶紧离开逃走,但是少帝死活不肯,还说了一句让人喷饭的话“何况董贼鸩(jiū)杀我全家”。“鸩”这个字念zhèn,即成语饮鸩止渴中的“鸩”。

成语“饮鸩止渴”出自《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鸩”是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这个成语是说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而“鸠”一般是指外形像鸽子的一类鸟,我们常见的有斑鸠。也有聚集之义。在古代,“鸠”是土地的量名,也指一种行于沙中的运载工具。另外,“鸠”还是个姓氏。

第二处错误是穿越的七言绝句。

在《武神赵子龙》第一集开场,赵子龙带着妹子小船观光,吟诗一首:芙蓉照水玉波潭,两岸蒹葭映远岚。临风把盏宜弄萧,醉卧常山何忍还。然后令小师妹无比倾倒:哇,师兄好厉害!

这首诗水平如何就不多论了,简单说就是纯写景,堆砌几个词来骗骗学武术的小师妹。最大的问题是,中国文学史上,七言诗最早是曹丕同志发明的啊,到南北朝才真正有了七绝。明代学者高棅在《唐诗品汇》中就考证,南北朝时期作品《挟瑟歌》《乌栖曲》《怨诗行》为“七言绝句之祖”。

说到绝句,得先说说格律诗。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它包括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

南齐永明年间,“声律说”盛行,诗歌创作都注意音调和谐。这样,“永明体”的新诗体逐渐形成。这种新诗体是格律诗产生的开端。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约五、六十个。诗发展到宋代已不似唐代那般辉煌灿烂,但却自有它独特的风格,即抒情成分减少,叙述、议论的成分增多。

瞧,这东汉末年的赵子龙怎么着也吟不出来这七绝的,《武神赵子龙》的编剧硬是把七绝往前推了几百年!《武神赵子龙》,一看剧名本应是展现男儿勇战沙场终成一代名将的大剧,但现在它是一部偶像玄幻大剧,既然是偶像,既然是玄幻,就不要追求细节,看完就算了。

本报记者 白洁

本文内容由小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