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道德教育实质上)

导语:道德教育的实质

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道德教育实质上)

一、课程走向综合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是将原来的思想品德、社会、劳动等课程综合而成。这个综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相融,类似于化学反应而成的合金。课程以“生活事件”为基本内容。生活事件体现了教材的综合性。综合性也体现在了课程的目标上。 二、课程回归生活 品德与人的存在是一体的,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马克思),从这个意义上讲,品德也是与生活一体的。生活是指人的生存、活着。生活是人的生活,因此,生活不能没有道德。道德的本质是利他。道德是人自身对生活规则的总结,是生活的智慧和艺术。追求道德也是人的精神需要。一句话,没有道德,人就无法生活,生活也就不再是人的生活。 总之。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生活和道德是一体的,脱离了生活,道德也就成了僵死的条文和抽象的原则。生活是道德的沃土,道德源于斯、长于斯,与生活“同呼吸,共命运”,没有生活也就无所谓道德。 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 三、目标趋向平凡 传统德育课程在道德教育的目标上,无视个人的道德需要,在道德要求上剥离了个人的需要和利益,成为一种空洞、抽象的口号,丧失了它应有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传统德育目标推崇一种“圣人道德人格”和“英雄道德人格”。这种教育目标过于高大单一,而又不分接受者的年龄阶段,超越了人在道德领域的“最进发展区”,是无效的。新课程的教育目标则从崇高走向平凡,目标更具体了,更现实了。有了平凡才有亲和力,有了平凡才有真实感,有了平凡才会有崇高。 我们的道德教育不是教人做伟人,做圣人,而是教人做常人,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趋小:寻求“大义”与“小节”的统一。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