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安息日的教育价值(安息日的重要性是哪节经文)

导语:教育也需聆听“安息日的真谛”

安息日的教育价值(安息日的重要性是哪节经文)

安息日(the Sabbath)是犹太教的主要节日之一,即犹太历每周的第七日(自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Sabbath”一词源于阿卡德语,本意为“七”,希伯来语意为“休息”、“停止工作”。犹太人谨守安息日为圣日,不许工作。

很多人都接受了亚里士多德所言:“我们之所以需要放松,是因为我们无法不停地工作。因此,放松不是目的。”所以,大部分人也认为安息日就是休息日,放松乃是为了工作,为了获得气力投入新的活动。

在《安息日的真谛》一书中,作者赫舍尔通过时间和空间对安息日进行了解释,认为“在这日子,我们被呼召去分享那时间中的永恒事物,被呼召从创始的结果转而关注创始的奥秘,从受造的世界转而关注对世界的创造行动”。

由此可见,安息日不仅仅是休息日那么简单,也非是劳动之余的反思那么简单,它蕴含着更多的道理。

安息日不仅仅是一个宗教仪式,也不是为了更好的劳动的休息日,也不能简单理解成是个人修行的一种方式,安息日首先是“众生平等”的一种理念。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迷惑,哪怕是较为纯净的校园,也屡屡传出各种人格不平等的事件。尤其是前些日子关于“学生给教师打伞”事件的评论,其分歧就在于,在现实中难以保证教师、校长、学生、教育官员的人格平等。在教育领域,如果难以保证众人的人格平等,人就会迷失于各种权力和欲望之中,校长以支配教师为乐,教师以控制学生为荣。

安息日不仅仅讲究众生平等,毕竟很多宗教都有这个说法,它最重要的是“圣洁的观念渐渐从空间转移至时间,从自然领域转移至历史领域,从事物转移至事件。”这教给我们一种方法,那就是反思。我们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需要把过去的种种事物抽象出共同特征,未来总是过去、现在的继续。就好比我们的教育,经历了将教师神圣化再“丑化”的过程,这种只见物不见内在联系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安息日从来都不是一个自觉的事情,所以有安息日律法。“没有什么是比甘于臣服自己鄙陋习性更难克服的了。”“许多人拥有高度的政治自由和社会自由,但只有很少的人足可不役于物。这一直是我们的问题——如何与人共处却不受制于人,如何与物共存却不为物所困。”有多少教育者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不得不受困于职称、工资、名利?安息日作为一个不可劳动之日,非但没有贬低劳动,反倒肯定劳动。“六日要劳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的上帝当守的安息日。”

“劳动是个祝福,劳苦却是人类的不幸。”现在我们不少教师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劳动呢?题海战术既是孩子们的苦,何尝不是教师自己的苦呢?

“劳动而无尊严,此乃痛苦之因;休息而无灵性,则是堕落之源。”教师本有寒暑假,可是在假期,会被安排各种有名无实的培训,这种“无灵性”的休息,又哪来劳动的尊严呢?不禁想问:教育的安息日在哪里?

(作者蒋永红,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文章第35次入选“锐评”栏目)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媛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