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教学操作有哪些(高效课堂的教学操作流程)
导语:高效课堂的教学操作
1.课前准备
对教师备课的要求:备学生、备学情、备学法,即"新三备"。
教师备课方式:先由教师轮流出"个案",然后学科组研究出"预案",再返还教师出"方案","方案"即"导学案"。导学案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知识的基础性、认知的规律性,导学案与教案有着本质的区别,导学案的核心是"导学",教案的核心是"导教"。
教师临课前的准备:双色笔、小黑板、记录本,即教学"三宝"。
双色笔:双色粉笔。白色的用于一般性书写,其他颜色的用于圈划错误。
小黑板:教师把检测、拓展内容事先写在小黑板上,主要是为了节约时间。
记录本:用于随堂记录学情,是教师研究学生的第一手资料。
对学生课堂前期要求:由学科代表提前下发导学案,一般情况是提前两三天,最多不超过一周。学生按照课程表提前做好预习。
预习就是"先学",是"事先准备",是建构认识、交流、合作的基础,是教学有的放矢的前提,缺乏预习的课不可能成为好课。预习的手段包括独学、对学、群学,预习可在课上,也可以在其他时间。
学生临课前的准备:双色笔、活页夹、纠错本,即学习"三宝"。
双色笔:白色粉笔用于自己展示,其他颜色用于评价。
活页夹:用于放置导学案,一般按科目准备不同的活页夹。
纠错本:学习记录,一般用于易出错问题的收集和学习整理。
2.课中要求
对教师的要求:关注小组活动、利用学案导学、课堂流程调控。
小组活动:关注小组的学习状态、学习进度和学习能力。
学案导学:小组成员学习的路线图。
课堂流程:自学、展示、反馈或"五步三查"模式。
教师的课堂调控:盯、观、跟。"盯"即盯紧学习目标;"观"即关注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跟"即跟踪问题与问题反馈,尤其是跟踪新的思维和创新方法。
对学生的要求:依靠同伴、紧扣学案、大胆展示。
依靠同伴:同伴是学习中最可信赖的资源。
紧扣学案:导学案是学习内容的载体。
大胆展示:展示是学情暴露的需要,又是情感的体现和人格培养的需要。
3.课后要求
对教师的要求:课后座谈、再备学案、个别辅导。
课后座谈:可采用抽谈的方式,比如每个层次抽出一二名学生进行座谈。
再备学案:教师要基于本课具体的得与失,修订导学案,然后留档,供下一届教师借
鉴。
个别辅导:指对那些当堂还存在困惑的学生,在课后给予帮扶。
对学生的要求:整理纠错本、个人反馈、寻找帮助。
整理纠错本:把容易出错的问题的整个学习过程整理出来。
个人反馈:即个人测评。
寻找帮助: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课后要找同伴或教师帮助解决。
4.课堂三段的关系处理
教师在操作上要"抓两头、促中间",即抓好课前准备和课后的修补,课中则要敢于放手,促进学生的学习。
课中又分为三段,即自学、展示、反馈。对自学的要求是"自学要充分";对展示的要求是"展示要集中";对反馈的要求是"反馈要到位"。
自学要充分:自学要保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尽量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对于自学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要有所体悟、认识;
展示要集中:以小组为单位的小展示要围绕"易错题"集中展示,教师集中挖掘学生的思维,开发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
反馈要到位:教师的点拨要即时、精准、到位。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