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鳖综合种养中的水稻种植技术有哪些(稻鳖综合种养中的水稻种植技术与管理)
导语:稻鳖综合种养中的水稻种植技术
稻鳖综合种养中的水稻种植技术
一、水稻育秧
水稻育秧包括晒种、选种、浸种、催芽、精做秧板及播种等环节。
1。晒种
在播种前将种子摊薄抢晴天晒两天,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主要好处在于晒种可以促进种子后熟和提高酶的活性;促进氧气进入种子内部,以提供种子发芽需要的游离氧气,促进种胚赤霉素的形成以加快。淀粉酶的形成,催化淀粉降解为可溶性糖以供种胚发育之用。晒种可以降低发芽的抑制物质如谷壳内胺A、谷壳内胺B 等物质浓度,并可利用阳光紫外线杀菌等。
2.选种
选种是在播种之前,挑选饱满的种子的过程。可采用风选的方法去除杂质和秕谷,再用筛子筛选,去除种谷中携带的杂草种子以免造成移栽后大田草害影响。
3.浸种
水稻浸种的过程就是种子吸水的过程。种子吸水后,种子中的淀粉酶活性上升,在酶的作用下,胚乳淀粉溶解成糖为胚根、胚芽和胚轴提供所需的养分。
浸种有利种谷均匀地吸足水分,当种谷吸收水量达到其重量的30%-40%,即达饱和吸水量,米粒上的腹白和胚已清晰可见,此时最利于萌发。种谷吸收水分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低吸水速度慢,温度高吸水速度快。一般晚粳稻浸种2-3天,外界温度高浸种时间相应短一些。根据实践,浙江稻区水稻品种浸种时间一般杂交稻品种可控制在36- 48小时,常规稻品种浸足48小时。
水稻浸种时,要进行种子药剂处理,以消灭种传病害。水稻药剂浸种处理是防治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主要种传病害的有效方法,并且对水稻苗期灰飞虱的防治有一定作用,能减轻水稻苗期条纹叶枯病的发生。药剂可用25%氰烯菌酯 3毫升加12%咪鲜·杀螟丹 15 克,兑水4-5 千克,浸稻种5 千克,浸种48小时。如果在同一容器中浸种较多,可按上述比例配制。浸种后用清水洗干净后催芽,以免影响催芽整齐度。
4.催芽
催芽是为种子发芽人为创造适宜的水、气、热等条件,使稻种集中整齐发芽的过程。催芽播种比不催芽播种出苗提早3天以上而且出苗整齐,成苗提高5%-10%。
催芽要求是“快、齐、匀、壮”。快,即催芽在2天左右,其中高温(35- 38℃)破胸,破胸24小时内;齐,即出苗要齐,要求发芽率达到85%以上;匀,是指芽长整齐一致,保持催芽温度30℃长芽,根芽齐长;壮,是指幼芽整齐粗壮,根芽长比适当,颜色鲜白,气味清香,无酒味。当前单季晚稻或工厂化育秧的种谷只要破胸露白就可以播种。
催芽后用丁硫克百威或吡虫啉拌种,防治稻蓟马、灰飞虱等,丁硫克百威还有驱避麻雀、老鼠的作用。方法是稻种浸种催芽(破胸露白)后每5 千克种子加35%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干粉剂20一 30 克,或加25%吡虫啉可湿粉10 克拌匀晾干,30分钟后播种。
5.精做秧板
秧板是用于稻种催芽后育秧的田块。秧田与大田面积的比例要根据季节、品种和不同叶龄移栽而定。适龄移栽条件下,单季晚稻和杂交水稻为1: 10,机插秧1: 80,秧田要选择土质松软肥沃、田平草少、避风向阳、排灌便利的田块。要耕翻晒垡,施足腐熟基肥,耙平耙细,秧板要平整水平,上虚下实,软硬适度。秧板宽1. 50~1. 67 米,沟宽20厘米,周围沟深20厘米。
机插秧培育前期准备:营养土配制,用40%的腐熟有机肥与细泥土分别过筛后混合均匀,待用。
6.适期适量播种
根据晚粳稻品种生育期特性、茬口、栽插期及移栽时间进行。生育期长的品种要早播,播量少,秧龄长;生育期短些的品种,可适当迟播,播量可适当增加,以秧苗基部光照充足,生长健壮为标准。一般手插秧单季晚稻秧田播种量常规晚粳稻为30- 40 千克/亩,杂交晚粳稻秧田播种量15- 20 千克/亩。播种时间一般在5月上中旬为宜。
工厂化育秧及旱育秧,机械插秧的应用塑料硬盘育苗(58厘米×28厘米),一般常规晚粳稻每盘均匀播破胸露白芽谷 120~150克,杂交晚稻播80~100 克。压籽覆土后,浇透水。
二、水稻移栽
(一)栽前准备
栽前准备主要有以下几点:
1.精细整田、施足底肥
当年在水稻收后及时翻犁,翻埋残茬,次年在水稻栽前再进行犁耙。精细整 田,达到 田 面平整,做到“灌水棵棵青、排水 田无水”。底肥坚持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栽前结合稻田翻犁亩施有机肥1 500一2 000 千克,结合耙田亩施普钙40一 50 千克、钾肥8~10 千克作底肥。
2。适时播种,适当早栽
单季晚稻育秧机插或旱育秧的秧龄控制在15~18天,手插移栽的,秧龄控制在20一 25天。
3.基础苗的确定
基础苗数主要依据品种的适宜穗数、秧苗规格和大田有效分蘖期长短等因素确定。常年种植水稻的田块,每亩种植0.8万—1.1万丛,基本苗2万一3万/亩为宜。没有种过水稻的鱼池,由于肥力较高应以少本稀插为主,每亩种5 000丛左右。
(二)水稻移栽
目前有多种移栽方法,但主要有以下两种:①人工插秧,大田育的秧苗,主要靠人力手工栽培;②机械插秧,塑料育秧盘培育的秧苗,主要是用插秧机代替人工,大片种植成本低。
秧苗移栽是水稻种植的关键环节之一,移栽质量的好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较大。手插秧要做到“匀、直、稳”。匀,即行株距要均匀,每穴的苗数要匀,栽插的深浅要匀;直,即要注意栽直,不栽“顺风秧” “烟斗秧”;稳,即避免产生浮秧,不栽“拳头秧”“脚塘秧”。
机插秧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适宜水深 田面水过浅,插秧机行走困难,秧爪里容易沾泥,夹住秧苗,秧槽内容易塞满杂物,造成供苗不整、不齐;过深则立苗不齐,浮苗过多。一般要求2-3厘米。
(2)田 面硬度适中 保持田面合适的硬度,检查方法是食指入田面约2厘米划沟,周围软泥呈合拢状。田 面过稀软,秧苗插不牢,容易下陷,田 面过硬则容易伤苗,深度不足,易漂苗、缺苗。
(3)合适的播插深度 秧苗播插深浅对秧苗的返青、分蘗及保全苗影响很大。一般播插深度为0.5厘米时秧苗易散苗、漂苗或倒苗;超过3厘米时则会抑制秧苗返青,减少低节位分蘖,高节位分蘗增多,延迟分蘗。机播合适的播插深度一般在2厘米左右,人工播插的深度在1.0—1.5厘米,钵育苗摆栽体与泥面平,钵育苗抛秧面人泥2/3为好。
(4)适龄壮苗 播插适龄的壮苗对水稻的返青、分蘗影响大,要求 3.1—3.5叶的旱苗中苗或4.1—4.5叶的旱育大苗。秧龄适中的壮苗返青快、生长好。
(5)合理密植 秧苗的播插密度与稻田 田块的土壤肥力、秧苗质量、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等密切相关。一般单位面积基本苗的确定以预期收获穗数的20%-25%为宜,通常在每平方米 125株左右。稻鳖综合种养的稻田为弥补因开挖沟、坑而减少的播插面积,在沟、坑周边要适当密植,以充分利用水稻的边际效应,使基本苗保持基本稳定。
本文内容由小琪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