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东坡先生的简介(东坡先生诗词)

导语:东坡先生的生平-其一

东坡先生的简介(东坡先生诗词)

苏轼

说起苏轼这个人呐,我们会想起很多关于他的东西比如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的代表等等。

苏轼,苏东坡,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位大诗人。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苏轼先生的生平,

宋仁宗景佑三年,随着一声清脆的哭声,一个崭新的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从此世界上多了一位大文豪,这个人就是今天的主人公—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这个我们不是很熟悉),好吃的东坡肉就是我们的东坡先生发明的。

苏轼小时候的启蒙老师是道士张易简,当时张易简道长收的学生有几百人,苏轼是倍受张道长喜欢的学生之一,由于苏轼自小受道教的启蒙教育,他的一生对道教情有独钟,常穿道袍,游访道士。

庆历八年的时候,苏洵的父亲去世了,于是苏洵就闭户读书,把自己以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苏轼生性阔达,为人十分地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喜欢结交朋友,特别爱好美食,创造了许多的美食,而且也十分喜欢游山玩水。

嘉祐元年的时候,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嘉祐二年的时候,进京应试,这次考试是苏轼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这次考试也是苏轼命运的转机。当时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是我们熟知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先生,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了欧阳修的赏识,欧阳修却误以为除了自己的弟子曾巩,旁人写不出来这种文章,于是乎为了避嫌,这篇文章从第一名的位置上滑到了第二名,苏轼由于自己的作品太过于优秀就变成了第二名。

此后,苏轼名声大噪,每次作有诗词,便马上传遍京城,就在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母亲病故,兄弟二人随父亲一起回家奔丧,守孝期满了之后,又再次回到京城,嘉祐六年的时候,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后还朝,任判登闻鼓院,但好景不长,没过几年,苏轼的父亲病逝,兄弟二人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但此时正好赶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正是时局不稳定的时候,苏轼的好多朋友都因反对变法而被迫离京,如今的朝廷已不是当初的太平盛世了。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故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