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制是如何萌芽(三省制的起源与演变)
导语:三省制是如何萌芽?
魏晋南北朝的400年间,是一个分裂动荡的时期,战争频繁,政权更迭,皇权衰落。另一方面,从东汉后期起,一些豪强大族的势力迅速发展,到这一时期形成了一批高门望族。魏晋南北朝选官大多行九品中正制,中正官品评人物的标准单凭门第出身,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一些家族甚至可以累世为高官。世家大族在皇权衰落时,世袭垄断各种特权,影响甚至制约了皇帝对重大军政的最后决策。门阀势力最盛的东晋时期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而在动荡岁月里,为了提高官僚组织的行政效率,同时也为了与世家大族的势力抗衡,皇帝愈来愈依赖本来作为秘书性质的尚书、中书、侍中等官员,他们有很多出身寒门,导致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的「三公」权力不断被侵蚀和分割,而尚书等官员所在的机构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慢慢变成了真正的宰相机构,形成了隋唐「三省制」的雏形。所以,魏晋南北朝的官制是秦汉「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发展的过渡时期。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的选官制度。在州郡设中正官,由该州郡在朝廷任职的人担任,负责察访本州郡士人,根据他们祖先做过的官以及本人的才能,划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级,然后向朝廷推荐。朝廷对他们依品授官,品第愈高,官愈大。
「王与马,共天下」西晋建兴四年(公元316 年),匈奴人刘曜攻占长安,湣帝出降被俘,一年后被杀,西晋灭亡。次年三月,琅邪王司马睿即晋王之位,改元建武,东晋(公元317—420 年)成立。东晋初年政局未稳,晋元帝威名未着,倚赖世族王导为相,总揽朝政,其兄王敦主军事,其他王氏子弟也多位居要职,时人谓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三省制」是指三省长官:即尚书令、中书令和侍中并为宰相的一种制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有了雏形。尚书原先是在宫中为皇帝收发文书的小官,皇帝有时也请他们帮助审阅文书。因为他们比宫外(或称外廷)的丞相等官员接近皇帝,皇帝有什么事让他们去办比找宫外官员来得方便。久而久之,皇帝委托他们办的事愈来愈多,机构也愈来愈庞大,到西晋时成了真正的宰相机构「尚书省」。侍中则本来是宫中负责内勤的侍从官员,在尚书被重用的过程中,由于事务繁冗,为了提高效率,皇帝就让侍中帮助尚书省审阅上奏文书,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机构「门下省」 。曹魏时,为了分担尚书省事务又设立了「中书省」,主要负责撰写诏令。三省相继出现,三省的长官都成为了真正的宰相,不过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朝对三省倚赖程度不一,魏晋重尚书,南朝重中书,北朝重门下。不论哪一种官受重用,「三公」的影响都不断被削弱,最后完全变成了虚衔。在几百年的演变中,三省的职能也发生了分化,决策权逐渐转移到中书和门下两省,尚书省则保留了行政权。这种职能分化的结果到隋唐正式确立下来。另外,这一时期亦有丞相一职,一般权力都很大,如曹操与诸葛亮等,但那是特殊情况下造成的。
丞相是西汉前中期时候宰相的正式官号,西汉后期改丞相为「司徒」。东汉宰相为「三公」,多称「司徒」、「司马」、「司空」。魏晋南北朝时,「三公」的权力受侵蚀,尚书、中书、门下省渐渐成了宰相机构。但这一时期反而有丞相一职,既不属于「三公」,也非三省官员。他们有两种类型:(一)曹操式的权臣。他们控制皇帝,往往自立为丞相,有时皇帝害怕他们,主动授予他们丞相官号。这些丞相或他们的儿子,到后来经常废掉皇帝自立。除曹操外,当过这类丞相(或称相国)的还有西晋开国君主司马昭、南朝开国的四个皇帝、北魏的高欢、隋文帝杨坚等。(二)诸葛亮式的大臣。他们受皇帝器重,皇帝将军国大政委付给他们,君主有时反而不怎么管事。这类丞相虽然权力大,但都兢兢业业,不会篡位,是真正的宰相。除诸葛亮外,还有吴国的顾雍、陆逊、十六国中前秦的王猛等。两种类型的丞相,权势都很大,但都是特殊时期的例子。
先秦时期盛行的世官制瓦解后,战国时期与秦代在挑选人才方面主要靠事功,不以血统或出身为用人依据。到汉代则采用「察举」和「征辟制」,从民间挑选人才。郡守以上的高级官员、刺史,以及皇帝临时委派的特使,会根据一些科目,如「贤良方正」、「孝廉」等,来考核下级官吏和平民,将表现好的向上推荐,这在当时叫「察举」。对一些有名望的人,皇帝可以不经过察举直接征聘,高级官员也可以这种形式聘用一些僚属,这在当时叫「征辟」。汉代黄巾军起义后,察举制难以维持。曹魏时经陈群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后来,官员等级定为九品也是由此形成。当时门阀势力很强大,中正官本身就是世族中人,就像察举、征辟制时豪强大族子弟必然会成为察举征辟的对象一样,这时的世族子弟也必然被列入高品,出身低微的士人只能列入低品,这就是谚语「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由来。到了隋唐,才转用更加公平、客观的科举选拔形式,取代了九品中正制。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荣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