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四九城什么意思(什么是老北京四九城)
导语:早年间四九城的娱乐活动,冬天熬鹰,老北京人玩儿得既潇洒又讲究
打小儿生活在崇文区,听不少老北京人说过熬鹰的事儿,据说这种感受,只有熬过的北京人才能明白,所以今儿就跟大伙儿聊聊老北京人熬鹰!
鹰这动物跟人不一样,要上班儿就上班儿,休息就休息,而鹰的脑子左右两边儿,轮着上班儿,老北京人有这么一句俗话,说人属夜猫子的,干什么事儿老是睁一眼,闭一只眼儿,而猫头鹰的那只眼睛闭上了,就说明它这会的脑子已经下线了
彻底睡着了,普通的老鹰也是这么一道理,要想把它熬服了,熬踏实了,最起码得预备三个小伙儿,这仨小伙儿一个负责白天值班,两个分上半个宿跟下半宿,值夜班,胳膊上架着鹰,上胡同或者大街上来回逛,连轴儿转,起码也得五六天的时间
人歇可以,但鹰不能歇着,就是要看看最后谁能把谁折腾服了,这种过程就叫熬鹰,当然了老北京还有一种说法,形容刷夜‘熬夜’也叫‘熬鹰’您要听有人说:您昨儿又熬鹰了,俩眼儿都是黑眼圈儿,这一准儿是老北京人
过去老北京人熬鹰,阴历九月以后,每天太阳一落山,一大帮人穿着大棉袄,戴着棉帽子,胳膊上架着鹰,在前门大栅栏牌楼底下聚齐儿,老北京管这儿叫五排楼,前门五排楼用现在的话说是老北京熬鹰一族的集散地
过去北京人在这儿聚齐儿,就是想比比,看看谁家的鹰最像样儿,谁训鹰的技术高,交流养鹰的心得,就跟现如今年轻人晚上闲的没事干开着车,骑着大摩托出门儿,找个地儿聚齐,互相踩乎,互相比试,都是这意思
架着鹰站在五排楼底下,扯闲白儿,实在没有可聊的时候,就该绕世界溜达了,但不能瞎转,老北京人熬鹰,夜里架鹰压马路,大概走的就是前门大栅栏,东西长安街,以及东四,西四,这几条大街
那么问题来了,干嘛非得选这几条大街呢?您有所不知,过去老北京,这些地儿人都多,热闹,图的就是让鹰多见见人,练练它的胆子,眼下的月份,您有机会可以出门儿试试,甭管多厚实的衣服,要是跟大街上连着待一宿,人彻底就冻透了
浑身上下,一点儿热气都存不住,有人可能会觉得过去的老北京人也是死心眼儿,大街上冷,找一地儿暖和暖和,缓过来再继续也不耽误事儿,这还真就说到点子上了,鹰浑身上下都是毛,不怕冷,怕热,所以熬鹰的时候,只能在大街上待着
不能进屋,尤其是到了后半夜儿的时候,熬鹰这位东四到西四,连着溜达五六个钟头,哪怕说溜累了,也只能是找一门墩儿或者台阶儿,稍微背风点儿的地儿,凑乎坐一会儿,歇一会就得,还不能老跟这儿坐着,时间越长,身上越冷
到了第二天早晨,天儿朦朦亮,鬼儿呲牙的时候,好家伙,身上那点儿热乎气全抖落干净了,肚子里那点食儿也早就遛没了,浑身上下哆里哆嗦,架着的鹰更是左手倒右手,右手倒左手,来回折腾,越倒腾越沉,那时候把鹰当街放了的心都有
就在这时候,心里最大的盼头就是饭铺赶紧下板儿,赶紧开门儿,早年间,老北京饭铺相当于现在北京城满大街的拉面馆儿,平常以卖面条儿为主,没有炒菜,早晨准时开门儿,晚上关门儿,从早点一直买到夜宵儿,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进去吃
有点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那意思,但人家也有个点,不是一宿都开门儿,早上五六点钟,饭铺开门了,伙计把桌椅板凳搬出来,您再看熬鹰这位,缩着脖子,弯着腰,小步快跑,跑到人家门口儿,找张板凳,左手架着鹰,大马金刀往那一坐,左边这只脚抬起来再往板凳上一放
也是一景儿,为的是拿这磕膝盖当支架儿,托着这鹰,这只胳膊多少能省点力气,这鹰跟人都坐踏实了,这才招呼伙计,一边说,还一边朝鹰努嘴儿,来碗儿汆儿面,多来点汤,多撒点胡椒面儿,好家伙儿,这一宿把我冻得嘚嘚的
得发发汗,甭慎着,麻利儿的,过去老北京,但凡玩儿得起鹰的,都不是什么凡人,饭铺的伙计都不敢得罪,一溜小跑,把最好的嫩羊肉分两份,拿干荷叶包着,一份交给这位留着喂鹰,一份拿到后厨,做份羊肉汆儿,两层白面,中间加一层棒子面,擀成薄片儿,切成面条儿
面条煮熟了盛在碗里,羊肉汆儿浇在上头,这还不算完,重新烧锅再炸点花椒油,花椒油炸得滚烫,黑乎乎冒烟儿的时候,把锅端起来,滋啦一声儿,往面条里一浇,这叫倒炝锅,面条端上去,您再看熬鹰这位,单手扶着碗,欠着身儿伸着脖儿,探着脑袋,嘴贴着碗沿儿,吸溜一口热汤
这一口下去,一股热流烫下去,熬鹰人这就算踏实了,可谓满血复活,再抬头一看,大太阳已经爬得比朝阳门城楼都高了,紫气东来,这就是100多年前,老北京冬天的一个早晨,过去老北京有这么一句话‘您这熬大鹰呢?’
之所以叫熬鹰,熬的是它的野性,如果七八天熬不过来,就得放,它不会听您的,甭看只是一简单的消遣方式,老北京人玩儿得既潇洒又讲究,当然了,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确实很残忍,但现如今也看不着这景儿了,再看早年间的一些老照片,别有一番乐趣!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