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是什么来历(龙抬头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
导语:“龙抬头”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和为何是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
2023年的兔年是一个难得的“双春闰二月”年,农历年中有两个“立春”节气,两个“二月”,第一个农历二月二是“龙抬头”,而闰月的二月二老辈人则称之为“双龙抬头”。俗话说“双龙抬头,吃穿不愁”。
双龙抬头
“龙抬头”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龙抬头”源于古人对天文的观测和想象。古代先民很早就通过观测天象来确定农时,“龙抬头”就是其中一种时节天象。古人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称作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为四大组,形成“四象”,即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东方的七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它们组成一个龙的形象,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春秋农时周期相一致。春耕开始之际,苍龙七宿在东方地平线上开始慢慢上升,最先露出的是龙首角宿,古人形象地称之为“龙抬头”。
农耕
那为何是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
天文学中,“龙抬头”的阳历日期相对固定,至于其农历日期为何会在二月初二这一天,我个人认为或许还跟古人对节日时间的选择习惯有关,比如农历正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农历二月初二有哪些与龙相关的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农历二月初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开始苏醒,为了抵抗虫害,人们会引龙驱毒虫。在饮食习俗上,当天的吃食多以龙的部位命名,猪头肉称为抬龙头,面条称为龙须面,烙饼叫作龙鳞,饺子则是龙牙。
龙须面
在古代民间,龙是吉祥之物,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后来在宫廷文化中演化为帝王的象征。进入近现代,基于龙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的特殊地位和美好寓意,龙除了继续以民俗表达的方式存在,又被升华为民族象征和身份认同的标志。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龙的蕴意有变化有传承,人们对龙的喜爱与敬畏之情一直存在,让龙文化拥有了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渗透入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到今天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仍在频繁使用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或表达祝福,比如龙腾虎跃、龙马精神等,舞龙表演也在海外广受欢迎。
总的来说,2023年因为有着闰二月的存在,因此就有了两次“龙抬头”,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少见的事情。所谓“好事成双”,愿你健康成双,身体倍棒, 愿你好运成双,双喜临门, 愿你平安成双,岁岁平安,你的爱情美满甜蜜“比翼双飞”,你的事业步步高升“名利双收”,你的儿女机智聪慧“德艺双馨”,你的亲人平安健康“福寿双全”,你的友情长长久久“双心一意”。
本文内容由小琪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