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让群众知道(让群众满意)

导语:让群众的意见“被共识”,结果主流媒体成了“非主流”

让群众知道(让群众满意)

我们常犯的错误,恰恰就是一旦看到相反,就看不到相成;一旦看到相成,就看不到相反。有些人看到对立,就把对立扩大,而把统一给忘掉。在日常生活中,说两个人有矛盾了,往往就是“对立”、“冲突”的意思,一有“矛盾”,就只有对立了。就只有对那个人的愤恨,就看不到两个人之间的统一了。有“矛盾”的两个人,更应该有“矛盾”思维,更应该认识到,与自己有矛盾的那个人,还有好的方面,还有自己值得学习的地方。有些人则是,统一性的思维方式根深蒂固,很难看到对立。

有句话说,不是我跟不上时代,而是这个时代变化太快。说明,面对急剧变化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潮流,就必须对变化的时代做出判断,认清这个时代矛盾的特殊性。有人总这样想,以前都是这样做的,现在这样做准没错。他们在潜意识里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总是高唱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认为政治是循环往复的,无论你怎么样呼吁改革,无论怎么样求新求变,政治还是那些事,为政之“道”还是一样,我就还是按部就班。人的思想,总是易生藩篱,易将思想禁锢,让其裹足不前。比如现在,人总是喜欢沉浸于用过去的经验,来做今天的事情。殊不知,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时代已变,事情已变,还因循守旧,不求变化,就不是明者,就不是智者。

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互相联结的。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没有普遍性,也就没有特殊性。毛泽东强调,因为矛盾的各个特殊,造成了个性,个性有条件地暂时存在。共性是绝对的,它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我们要承认有共性,要学会找共性。但这个共性,只有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才能表现出来。做任何大事,都要追求共识。在大转型的时代,更需要共识。

但现在追求共识,第一个最应该形成的“共识”,应该是不能无视“个识”。必须承认,中国传统政治思维,过于注重整体性,对差异性关注不够。在讲大多数人利益的时候,往往忽视大多数人中的差异。现代的社会呈现出利益多元化、观念差异化、社会碎片化的局面。如果再盲目求同,反对异见,以“多”为名义,否定“少”之存在,显然就是开历史的倒车。有人抱怨,自己的意见又被和谐了。有人说,有意见,可以,但要保留。这是自嘲,也是无奈的表现。和谐不代表所有的人,都要发出同样的声音。这样所形成的共识,是“被共识”,是不符合时代的共识,是需要抛弃的共识。

社会要和谐,绝不是整齐划一、消除差异、要求人的意见一致,而是要实现差异之间的良好共存。我们追求的共识,是差异基础之上的共识,是“个识”充分呈现的共识。我们必须挖掘差异性思维,把它与整体性思维结合起来。要内心认同,每一个人都是差异的存在,都是平等的“独一体”,各有各的特性,各有各的利益,各有各的意志。所谓求同存异,要在一个又一个“个识”的涌现中找到共识。为此,要有一种宽容差异、尊重多元、鼓励多见的态度,要允许不同的个性彰显、不同的意见出现,在此基础上实现共识,找到共性。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楠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