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明朝那些事儿怎么样(明朝那些事儿里面有哪些人物)

导语:《明朝那些事儿》中的3个硬伤,说明当年明月根本不懂阳明心学

对历史感兴趣,特别是对明朝历史感兴趣的网友们,肯定都知道《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作者当年明月以幽默诙谐的文笔,将明朝两百余年的历史娓娓道来,改变过去很多人对于明朝过于负面的看法,也让许多人对明史产生了兴趣,可谓“功莫大焉”。

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当年明月最为推崇王阳明,认为他是明朝第一人。当年明月赞颂道:

彪炳显赫,自明之后,唯此一人而已。 王守仁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历经坎坷,却意志坚定,混迹官场,却心系百姓,他反对暴力和贪欲,坚信正义和良知。 王守仁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他是真正的圣贤,当之无愧。

然而,居士我读了《明朝那些事儿》后却发现,当年明月根本不懂阳明心学,甚至他连王阳明的代表性著作《传习录》都没有读过。这就相当于没读过《论语》却偏要谈论孔子思想一样。

为什么居士我断定当年明月没读过《传习录》?因为《明朝那些事儿》中存在下面三个低级错误:

一、天理人欲

当年明月说,王阳明反对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欲”。他在写到王阳明龙场悟道时,这么描述他所领悟的道理:

随心而动,随意而行,万法自然,便是圣贤之道!

存天理,去人欲?

天理即是人欲。(《明朝那些事儿》)

这一说法的影响很广,居士我经常看到网上有人说王阳明肯定人欲,反对“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真的认为天理即是人欲吗?恰恰相反,读过《传习录》的人自然知道,王阳明经常说“存天理去人欲”。

比如王阳明要求人们每时每刻都要存天理去人欲:

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传习录》)

王阳明还说要让心中纯是天理,没有一丝人欲:

欲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必去人欲而存天理。(《传习录》)

王阳明不可能认同人欲,因为他教学生们要将心中的人欲、私欲完全挖出来清理干净:

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传习录》)

王阳明与朱熹的主要差别,是对于“理”的认识不同。朱熹认为,理是宇宙间的统一规律,无处不在,任何事物都有理。而王阳明则认为,理仅仅是人的道德情感、道德冲动,与自然规律无关。

但在“反对人欲”这方面,王阳明与朱熹并无实质差别,甚至王阳明比朱熹更狠,要人们在脑袋里深挖人欲的根源。

二、知行合一

当年明月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他误解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认为“知心合一”就是“理论结合实践”的意思。比如《明朝那些事儿》是这么解释“知行合一”的: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

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说的这几句话确实很有道理,想要实现志向,当然必须脚踏实地的去实践,不能脱离实际。

但可惜的是,这并非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那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到底说了什么呢?

王阳明“知行合一”中的“知”,并不是指“知识”,也不是指“知道道理”,而是特指“良知”。王阳明认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知善知恶(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中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就是良知。比如小孩子从小就知道敬爱父母,这就是良知。每个人都知道偷盗是不对的,这也是良知。

知善知恶并不是像知道“1+1=2”一样,而是好善恶恶(喜好善而厌恶恶)。比如大家看到好人好事,都会由衷的开心赞叹,看到坏人坏事,都恨不得冲上前踹两脚。

好善恶恶体现为一种潜意识的冲动。所以知和行本来就是合一的。比如你看到小孩子要掉到井里,你不会想到:“救这个孩子是善的”,然后再去拉住那个孩子。你会下意识地拉住他,而这种下意识的行为既是知,又是行。

既然每个人都有良知,为什么会有人知而不行呢?王阳明说: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传习录》)

王阳明说,每个人的良知就像一面镜子,本来是明亮的,但是私欲像灰尘、锈迹一样,会渐渐沾染整个镜面。这时人的良知被遮蔽了,善与恶对他来说只是知识而已,这种人并不是真正的知善知恶。比如一个人说自己知道应该孝敬父母,却并不孝敬父母,这说明他的良知被遮蔽了,“孝敬父母”对他来说只是一种知识,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冲动。

阳明心学的要点就是恢复人本心的良知,让人时时刻刻有为善去恶的冲动,这样人就会自发地为善去恶,这才是“知行合一”。

三、天泉证道

天泉证道是王阳明晚年的一个重要事件。天泉证道之后,王阳明征思、田,死在途中,因此天泉证道可以视为王阳明最终的教诲。所以读过《传习录》的人,必然对“天泉证道”印象深刻。

《明朝那些事儿》如此描述天泉证道:

天地竟是如此之宁静,大风拂过了空旷的天泉桥,在四周传来的阵阵风声中,王守仁高声吟道: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钱德洪与王畿一言不发,摒气凝神,记下了这四句话。

​此即为所谓心学四决,流传千古,至今不衰。(《明朝那些事儿》)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年明月连著名的“天泉证道”都说错……居士我也是无言以对了。

当年明月说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写的是“天泉论道”。但是“天泉证道”或者说“天泉证悟”这是一个专有名词,不能改成“天泉论道”。

所谓“天泉证道”,是王阳明的两个弟子:钱德洪与王畿对于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产生不同理解,因此在天泉桥畔向王阳明求证。王阳明分别肯定了两人的部分观点,也同时说他俩都有不足之处。因此王阳明让这两个弟子相互学习,不可偏执。所以才说是“证道”,而不是“论道”。

《传习录》与《王阳明年谱》中都记载了天泉证道,其大致经过是:

王畿认为:“心体既然是无善无恶,那么意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知也是无善无恶,物也是无善无恶。”而钱德洪则说:“心体原来无善无恶,但是人被物欲沾染得久了,就会有善恶之见,所以要为善去恶,正是为了恢复本体的无善无恶。”两人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相约第二天请教老师。

第二天在天泉桥上王阳明分别听了他们二人的观点,说道:“你们俩说的都有问题。王畿的观点只能说给上根人听,而钱德洪的观点只能说给中下根人听。把你俩的观点结合起来,就没毛病了,可以说给所有人听。”

那么王阳明的四句教,特别是第一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并不是真的说心体非善非恶,而是说心体,也就是人的本心,是判别善恶的标准。符合本心的是善,不符合本心的是恶。本心比善恶的层次高,所以本心自身不能说是善是恶。

比如符合法律的是合法行为,不符合法律的是非法行为,但是法律本身是合法还是非法呢?我们只能说它既非合法,又非非法。因为法律本身是判断合法还是非法的标准。

如果一个人能彻悟本心,他的一切行为都是符合本心的,所以他没有善恶之念,但做的所有行为都是至善无恶的。这是王畿的观点。

但是大部分人的本心都会被私欲遮蔽,因此会有善念、恶念之分,那么就要努力为善去恶,以求恢复本心的清明。这是钱德洪的观点。

王阳明认为,要将王畿和钱德洪的观点合起来看,才是完整的心学要旨。

而这才是天泉证道的真实情况。

关于阳明心学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居士我的这篇文章:王阳明为何受国人推崇?因为他道出了道德的本质,一文读懂王阳明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心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