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在当下(禅的智慧是什么)
导语:禅的智慧:是直面当下的真相
人际关系如果不够深刻,
彼此如果无法充分了解、相互扶持,
你的修行也不可能有多大进展。
缺少了这个基础而只是一味地追求开悟,
修行就成了一种逃避关系的方式。
01.禅的智慧:是直面当下的真相。
所有的身心灵法子都有两种特质,一种叫有为法,另一种叫无为法。无为法,基本上没有方法,只有“看”、“观”不是方法,而是一种本能觉知。
人人都有觉性、佛性、自性,神性。它就是一个能知能觉的本能,人人都有。
我们看别人的问题时都是火眼金睛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有这个能知能觉的本能。
但看自己的问题就容易被『障住』,是因为我们里面有太多想要,『自保护卫』自己的成分。在面对自己的时候,这些反应就把这个觉知的本能障蔽住了。因此,我们要把看别人的这种的知觉本能用在自己身上。
那么有为法是什么呢?
所有的对治法都叫有为法。
今天用个水晶、花精、练个瑜伽、敲颂钵、念经...去“灵性超市”短暂买个止痛药,这些都叫对治法。
对治法是没办法分分秒秒都运用的,只有特定的时段去用它,你练40分钟瑜伽、练40分钟各种放松冥想,但在40分钟以后呢,是不是又回到原来的模样了?所以有为法和无为法一定要结合起来用。
养生是一定需要的,日常你怎么吃,怎么作息,怎么走路,怎么练功,把自己的身体弄通等等,都是需要的。
但最厉害的是念头——制造内在堵塞最厉害的是念头,也就是冥顽不化的我执。
这我执只要一生起来,马上中脉七轮就会因情况而部分堵住了,然后经脉便跟着堵住。
如果“小我”的障碍是比较少的 ——标准、批判、苛求是比较少的,那么你在观察自己的时候,你会只觉知到这一大堆意识活动底端的那股情绪能量。
例如你现在很焦虑,如果“自我”的障碍是比较少的,就可以顺利地和焦虑共处,可以去体验它。
但如果自我的障碍比较大,这股能量是你无法接受的 ——你会立刻弹到思维中去,立即会想说就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这是正确的,那是不正确的。你会立刻从这股情绪能量快速跳到念头和思维的辨识活动中,然后这个辨识活动就像滚雪球一样变得非常的复杂。
有的人会无意识地用转移法逃避当下这股情绪能量,静坐、数息、上网、喝酒等各种抗拒感受的二元对治法。
这时候你跟你的感受或情绪已经没关系了,完全进入到一种思维及身体外在活动的的轨道里。这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没办法转五毒为五智、转烦恼为菩提,因为一直都在思想活动中。
一个我执障碍少的人,他会很快地看到自己意念的真相 ——逃避深层的脆弱、恐惧,不管是自卑也好,匮乏也好,孤独也好,贫瘠无依也好,他会很快地看到:原来我底端最深的真相是这样的,那么我就不要去“想”了,把念头放下,直接去经验我害怕的这些情绪能量吧。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有地震来了。地震真的啪一下子毫无预警地摇晃起来,而当天花板塌下来压在你身上的那一刻,你会有很多念头吗?底牌已经掀给你了,只能接受了。
所谓禅的智慧就是说,你要用最实事求是、最能面对当下真相的能力,去应对生命所有的遭遇。
02.修行与现实活动
“修行不是跟现实活动分开来的另一个东西。
如果你正在开车或坐在公交车里,
如果你正在跟别人闲聊、
独自在树林里漫步或看着蝴蝶在风中舞动,
这时若能毫不拣择地觉知内心与外境的真相,
就是在进行真正的实修了。”
他表示人必须认清所有意识活动的真相,
心才会平静下来,
但这种不仰赖外力的摄心方式是非常艰苦的任务,
而人的惰性太重,
所以总想依赖别人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或是去依循一些所谓禅修的小把戏。
他强调禅定跟“成就”没有任何关系;
禅定不是眼观鼻、鼻观心之类的小把戏,
如果日常生活里的食衣住行、
健康、工作、人际关系、
金钱等等的问题都处理不好,
便开始去练习静坐或各种修持的活动,
就是在逃避现实和自欺,
而这是很容易走上邪路的,
因为里面仍然有太多的欲望、无明和野心。
只是平平常常地过生活,
全心全意地活在每个当下,
随时维持着感官的开放度,
留意每个当下的身心反应及变化,
逐渐增强对身心活动的觉知,
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心底的焦虑和
矛盾倾向。
看透在早期养成过程中
所种下的种种自我否定、自我怀疑、
不安全、恐惧、自卑、防卫、抗拒、
批判、论断等等的心理制约,
然后逐渐突破这些根深柢固的习气,
学会面对、接纳和体受这些令人不安的思绪。
如果对负面的情绪能量不再抗拒或排斥,
心量就会因此而拓宽,
心性本自俱足的空寂就会延长,
进而发展出超越智力的般若智慧。
03.在关系中洞察心的真相
我觉得,许多现代人也很难洞察
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里的深层真相。
人际关系如果不够深刻,
彼此如果无法充分了解、相互扶持,
你的修行也不可能有多大进展。
缺少了这个基础而只是一味地追求开悟,
修行就成了一种逃避关系的方式。
其实关系便是一面镜子,
当我们与重要关系人互动、交谈、
一起工作或共同生活时,
几乎每个当下都会产生
各种念头、情绪和感受。
这时如果能单纯地觉知这些内心的反应,
而不企图美化自己、逃避自己,
也不产生道德上的苛求,
就能如实见到心底的真相──
自我怀疑、不安全感、自卑、抗拒、
排斥、找借口、依赖、掌控、好胜等等。
看到自己的真相而不产生后续的反应,
就能在那一刻体会到真相背后的空寂,
而空寂便是解脱。
因此最自然、最容易跟生活结合的摄心方法,
就是在当下的互动关系中洞察心中最深的真相。
本文内容由小蔼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