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身处世俗而不世俗(身处世俗而不世俗是什么意思)

导语:庄子:身处世俗之中,心超世俗之外

庄子:从“心源”处提升认知,才能让心超世俗之外。

01

南怀瑾老先生曾经说:无故寻愁觅根。

身处这样一个时代,人生的愁与欢其实并非是外在事物给予的影响,而是自己内心的呈现,心动了,外在的事物就纷乱了。

如果心静了,即便是处在滔天巨浪的世俗之中,自己也会有一种平静。

白云守端禅师在方会禅师门下参禅,几年来无法开悟。

有一天方会禅师想为他点化,就问他:“你师傅是怎么开悟的?”

白云守端说:“我师傅是摔了一跤才开悟的。”

方会禅师听了大笑了几声就走了,白云守端愣在那里,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几天,他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就在想方会禅师的笑是什么意思。

后来方会禅师见他的时候就对他说:“你看过表演猴戏的小丑吗,小丑为了博观众一笑,使出浑身解数,我那天对你笑你非但不喜欢,反而茶不思饭不想,我笑一下都对你的心有那么大的影响,你怎么能够开悟呢?你太过于执念世间的一切悲欢,如何参透无形无相的禅。”

白云守端禅师听了之后恍然大悟。

人生的觉悟,就是在于超脱于世俗之外,有一种淡定和从容,即便深陷俗世,也能远离烦恼,超脱于世俗之外,这便是一种境界。

世俗之人庸人自扰,杞人忧天,只有智者才能淡定从容。

这并不是存在表面的逃离世俗,而是让心有一种超脱的清静,不在意眼前的一得一失,也不在乎万物的各种变化。

庄子之中有这样一句话:

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

有虞氏心怀仁义,笼络人心,虽然他也能得人心,但是从来没有超脱出外物的牵累,泰氏睡觉的时候安稳舒缓,醒来的时候安心自得,任人家把自己称作马,任人家把自己当做牛。他的心智信实,他的品德纯真高尚,没有受外物的拖累。

庄子的道是一种虚无,无中生万物,也是一种虚幻与懵懂,看似是对于外物的不知不辩,但实则是在这种懵懂中找寻一种清醒。

不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评判外物的知或不知,自然没有悲与欢,这就是符合道家无为而治的核心。

不以主观意识直接判断这个世界,得到了没有喜出望外,失去了也没有过多沮丧,这个就是进入最高道德境界的体现。

不以外物的得失为悲喜,自然能跳出世俗之外。

太过于在乎外物,外物的好和坏就会入了自己的心,所以要从根源调整自己的认知,你以为的好和坏未必是真正符合客观规律的。

比如《道德经》中所说“福祸相依”的道理,福和祸之间都是相互依存,世俗的好未必是好,世俗的坏也未必是坏。

当我们认知这个道理之后,就能摒弃对于外物执念主观意识,摆脱对于外物的悲喜之念。

这就是一种从容和坦然,这就是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治,给我们带来的智慧与提示。

所以《菜根谭》说:饱谙世味,一任覆雨翻云,总慵开眼;会尽人情,随教呼牛唤马,只是点头。

饱尝人间酸甜苦辣的人,任由世界反复无常,他也总是懒得睁开眼去注意一下;看透了世间的人情冷暖,即使被人呼牛唤马的吆喝,也只是一味的点头。

当你看透世间沧桑之后,不管富贵贫贱都不入自己的心,不以自己的好恶观去审视这一切,这样的态度才有一种真正的从容。

从容的心态不是外在的强装镇定,而是从内心的释然与不在意,当内在少了一种对于荣辱的执念之心,一切不在意,那么外在自然坦然。

如果内心缺乏了对于外物的正确认知,外在强壮的镇定只是一时的假装,退掉这一个虚伪的外壳,内心仍然有着震惊与狂喜,这怎么能够让自己达到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呢?

所以从根源调整自己的心,抛开自己主观愚昧的认知思维,才会有外在超然于九霄云外的洒脱与平和。

文|国学书舍

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

本文内容由小美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