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寻隐者不遇古诗(寻古诗寻隐者不遇古诗)
导语:一天一首古诗词42:《寻隐者不遇》,提升记忆力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如何记忆?
题目:寻隐者不遇。寻找一个隐居之人,没有遇到。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唐代诗人,字阆(làng)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与孟郊齐名,号称“郊寒岛瘦”。孟郊号“诗囚”,贾岛号“诗奴”。
第一句:松下问童子。
在一个青松之下问童子。
开篇点题,既然是寻隐者,当然要问?
问谁?童子。
问了什么?看下文,不言自明。
同时在青松下问,隐隐透露隐者的住处有青松,暗示了隐者的风骨。
第二句:言师采药去。
童子答道:师父去采药了。
言,回答,说的意思。
可见是没有遇到,再次点题不遇。同时也间接点明了上句问的什么?
同时采药,也符合隐者的身份,同时点明隐者可能是一个修道之人,要采药炼丹。唐朝的时候,特别流行道教,李白也曾经炼丹修仙。
第三句:只在此山中。
师父就在此山之中。
此句又是一个回答,前面又省略了诗人的问话?问的什么呢?也是不言自明。
山中点出隐者隐居的地方。
第四句:云深不知处。
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具体在何处。
又是一句回答,可以推测诗人一定是问了,在此山的那一部分?
同时又以白云暗示隐者的高洁情操。
总结:此诗写作手法精妙:
其一、全诗以问答的方式行文,一问三答,可谓独树一帜。
其二、问与答,答与答之间都留有空白,看似断开,实则一气贯通,使整首诗显得既含蓄蕴藉,又生动活泼。
其三、反衬手法应用巧妙,全诗的主人公是隐者,但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是一个真正的“隐者”。
但通过诗人与童子的对话,我们知道隐者隐居在山中,门前有青松,经常去白云深处采药炼丹,应该是一个品行高洁,有风骨气度的修道之人。
金庸先生的《雪山飞狐》可能借用了这一手法。
记忆要点:一问三答
问童子,采药去,在山中,云深处。
“云”字飞花令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青云将可致,白日忽先尽。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