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四端与五常(四端说是什么)

导语:“四端、五常”之功用(下)

  那么四端五常的功用,是什么?又具备哪些呢?

  圣贤曰:

  是故——

心端则体正,心敬则容肃,

心平则气舒,心专则视审,

心通故时而理,

心纯故让而恪,

心宏故胜而不张,负而不驰,—— 七者备而君子之德成。

  此处为制心一处的法诀,也是君子士者通过此表张来印证自己心动的方向,实为诚信之言,圣贤皆不打妄语。

  

就工夫而言,修心养性的出处便是:

  格物是诚意的工夫,

  明善是诚身的工夫,

  穷理是尽性的工夫,

  博文是约礼的工夫,

  惟精是惟一的工夫,

  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工夫。

  工夫之论,尽在其中,文人学法,一一对应。或有权变,定为事宜。

  

  

  士者若想真修行,必在身、心两方面有所动触和变化方为正要。亦如: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立志若无心痛之感,必定是立假志、幻志。志向不一定去分大、小,但一定会分真、假。最真实最真切的、或者说最初级最基础的感受便是心中有难受之感,有了此等感受,便是入道修真的第一步。

  

  立志之后,士者必定会发现自己十分散乱。不论是行举上还是言论上,皆毫无依持感和信念感,更不要说用心修行。此时,士者就需要持志守恒,心学宗师则云:“凝聚”二字,则是工夫!也就是这个道理。

  

  凝聚只为工夫方法之其一,而士者此时所大患之处则是“发明”。

  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此处所言“发明”之明,在禅宗里,常称之为开悟。只有开悟之后才能得法,而此处的“法”,只是在讲方法——修持的方法。有了方法,就会知道如何去“办道”。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儒学,只有一个工夫,知与行不可分作两事。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了)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谁之说。

  有哪两截工夫呢?若强言两截工夫,换作之——那就是:上一节为心性得道的精细微妙的方面,下一节为实事等道的显著直接的方面。

  

 

  这里的两截工夫说,又是一大学问。阳明先生明确指出:一、知行要合一,二、知行从来就是一,不是二分法和二支看。

  由“义”去作范例:

  义,心一而已。

  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

  这里是儒宗法诀的妙药,“义”需要由恻隐之心和怛然处之来印证。

  

  但凡众人的修行,不外乎身、心、口等三道而入。

  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分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

  散乱处便是流失处,私欲生便是杂芜生。殊不知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著实用功,便见道无终穷,愈探愈深,心使精白无一毫不徹方可。

  所遇难事,解决难事,便是修行,洒、扫、抚、捊亦是工夫。

  身之主为心,心之灵明是知,知之发动是意,意之所著为物。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

  居敬是存养工夫,穷理是穷事物之理。事、理、物三者,分殊无级,而以居敬穷理合于一,自是“王学”第一胜义。

  阳明先生的工夫法决,便是一个字——合!

  

  

  

  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若非要将知与行,就此分开,那便是流俗,无法归切正道。

  正所谓:

知行合一,必所证知行工夫,不可离也!

本文内容由小故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