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的深圳还有这么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解放前深圳叫什么)
导语:解放前的深圳,还有这么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开始在收复的沦陷区内整顿保甲,缩编乡镇。1946年,宝安县将原37个乡、3个镇缩编为2个镇20个乡。
40年代的深圳地图
其中,一区辖南头镇(包含原十约镇、九街镇、南园乡、南厦乡)、沙河乡、西乡乡(包含原西乡乡、上川乡、八合乡)、固戍乡(包含原固戍乡、黄田乡、西乡的井湾村)、凤凰乡(包含原德星桥、凤石乡、雍睦乡的灶下村)、沙井乡(含原沙井乡、塘涌蓢乡、新桥乡的东山和塘下)、新桥乡、松冈乡(含原一、二、三乡)、公明乡(含原四、五、六乡)和雍睦乡;
第一区大致范围
二区辖深圳镇(含原深圳镇、靖安乡、雍和乡)、沙头乡(含原福民乡、五合乡、亲睦乡)、布吉乡(含原布吉乡、保和乡)、平湖乡、观澜乡、龙华乡、石岩乡(即原乌石岩乡);
第二区大致范围
三区辖东和乡、南平乡、王母乡、大鹏乡(即原鹏一乡)和葵沙乡(含原葵华乡、沙溪乡)。
第三区大致范围
按照乡村自治条例,所有涉及乡村的政策,乡村居民均有权提出异议并经县一级行政机关核准,方可施行。在46年这次行政区划调整时,一些乡镇缩编的决议,当地乡民有话要说~~~
并入沙井乡?雍睦乡不干雍睦乡,下辖辛养、壆冈、衙边、沙头、茭塘、大王山、灶下、云霖等十三个村,为雍睦堂陈氏和钟氏的聚居地,当时人口大约有7000余人;沙井乡则为义德堂陈氏的聚集地。
雍睦乡,以驸马房陈氏的堂号为名
按照一开始的方案,雍睦乡将和塘涌蓢乡合并为云霖乡,这个决议两乡人民并无异议,认为符合历史沿革、地势、人文环境等。但之后,县长吴舜农突然改变决议,将雍睦和塘涌蓢乡并入沙井乡,这个决议在雍睦乡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乡民们坚决反对并入沙井乡。
原来,解放以前,雍睦堂陈氏和义德堂陈氏并不和睦,两乡之间经常发生械斗纠纷。按照雍睦乡的说法,沙井富豪比较多,势力较强,因此经常欺负临村的人。
遭雍睦乡乡民反对的并乡方案
在雍睦乡乡长陈东权写给省政府的信里,他列举了沙井乡和雍睦乡的多起官司(当然,都是挑有利于雍睦乡的来说):民国三十四年(1945)三月,沙井伪乡团队借机洗劫了大王山、灶下、沙头、马鞍山等地;七月,沙井伪特务中队长利用权力,拆了辛养村的陈朴亭祖祠;九月,沙井乡团队借打土匪的名义,劫掠了衙边和壆冈。除此之外,两乡人民斗殴之事经常发生。
1985年的沙井地图,现在人们所熟悉的沙井包括了原沙井乡、雍睦乡、新桥乡、塘涌蓢乡
因此,雍睦乡坚决反对和沙井乡并在一起,认为合并在一起,双方可能会造成更多争端。对于雍睦乡的归属,陈东权提出了建议:按照最初的决议执行,即雍睦乡和塘涌蓢乡合并为云霖乡;或按照新桥乡的办法,雍睦乡自为一乡。
最后,政府采纳了雍睦乡的建议,雍睦乡自为一乡。雍睦胜利了,凤凰乡又和雍睦乡因一个村而起争端。
灶下村的归属灶下村,原属雍睦乡,在此次并乡被划进了凤凰乡,当时的凤凰乡很高兴。但随着雍睦乡自立一乡的申请通过,这项决议又发生了变化。原本在民国三十五年(1946)六月八日县政府的文件,虽雍睦乡已自立,灶下仍按原计划划进凤凰乡。但到两个月后,县政府推翻了这个决议,以宗族情谊之缘由,将灶下划回雍睦乡。
凤凰乡的大致范围
这下凤凰乡不干了,认为政府朝令夕改,视法令如儿戏,于是他们也写信给了省民政厅。
凤凰乡是这样说的,灶下村位于凤凰乡的桥头、王屋(即现在的黄屋)和新村(即现在的桥头新村)之间,距离雍睦乡太远,又被沙井给隔断,如果划归雍睦乡,则相当于雍睦乡在凤凰乡的一块飞地,而且灶下人口也不多。
灶下被周围的林氏村落包围着
凤凰乡还说,自从灶下飞还雍睦乡之后,福永、怀德、桥头三村先后被劫掠,然后匪徒都是逃往灶下,之后全乡进行了安保升级,盗匪才没再来。
除此之外,雍睦乡还恫吓凤凰乡的上基围,说上基围的土地是他们的,要求将上基围划给雍睦乡。凤凰乡认为,上下基围都属于沙井区域,土地的主人分布在各乡和外县,如果他们都按照雍睦乡的请求,那凤凰乡就多了N个插花地,那治安就难以管理了。
河涌的入海口一般都会被开辟成基围
因此,凤凰乡请求将灶下划回凤凰,并且对上基围进行确权。不过,这件事拖到一年后仍没解决。对此,县长林侠子也写公文到省里面,重新说了这件事,省给的意见:争议地段仍归雍睦乡管辖。
南头镇太大按照并乡计划,原来的十约、九街、南园、南厦合并为南头镇,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南头是县城所在,但由于原来的两镇两乡乡民的职业、习俗各异,意见根本就不统一,导致南头镇的建设迟迟不见成效。
南头镇的大致范围 几乎囊括了现在的南山、南头、蛇口、招商、粤海五个街道
于是,1946年11月,宝安县县长林侠子又写信给省政府和省民政厅了。
信里是这么说的,九街、南园、南厦的乡民以农户居多,十约则以商户居多,对于筹款而言,商户比较容易;对于征工而言,农户比较简单,因此对于一些政令,两方往往都是观望和推诿。
45年南头一带地图
另外,九街是县城所在,如果为一镇,则公所的命令已下达,执行会十分迅速;十约稍远,而南园、南厦更远,重大决策都要把人叫过来开会,是不是太麻烦了?而且两镇两乡的人口密度、自然环境都不一样,恢复生产的难度差别很大。
30年代向南、南园、南山村一带地图
就此,南头的乡绅耆老开了个座谈会,会议形成共识,认为南头镇应该分了,九街和十约仍应该各为一镇,南园和南厦则合为一乡。1947年3月,广东民政厅批复,将南头镇分割为莲城、十约及南屏三乡镇。
西乡乡也希望分家1947年2月,林侠子又写公文到省里了,这次“闹事”的是西乡。
由西乡乡、上川乡和八合乡合并而来的西乡,也碰到了和南头一样的问题,因为地方环境特殊,乡民的生活习俗也不一样,政令也迟迟执行不了。对此,原来的三个乡也纷纷希望恢复原状,并在西乡公所开了一次关于分治的会议,会议总共三十九人参与。
合并后的西乡乡大致范围
会议得出以下几个决议:1、西乡代表同意分治,说这是全体乡民的意愿;2、上川代表同意分治;3、西乡副乡长钟树曾召集第三联保长及乡民代表开会,会议得出结论,如果分治成事实,八合愿意成为一乡;4、分乡后的经费由各乡自筹自给。
省里面给的答复,才并乡没多久,你们就别再折腾了,也不要再开什么会了。
沙湾不想进布吉1947年7月,省政府又收到了林县长的公文,这次是沙湾申请从布吉分出来。当年四月,县政府收到了沙湾、李朗的保长及耆绅的联名信,他们想和布吉分治,“独立”成沙湾乡。
合并后的布吉乡
沙湾李朗的代表是这样说的,本来我们沙湾和李朗就是两个乡,一直相处和谐。之前县政府就进行了一次缩编,沙湾和李朗合并成沙湾乡。这个决议我们认了,虽然我们在办事上困难是多了点,但还好我们两乡之前的关系很好,困难容易克服。但之后又将我们和布吉合并,这个玩笑可就开大了。
沙湾乡的代表指出,看看合并后的布吉,东西五十里,南北三十里,这个乡未免太大。而且沙湾和布吉被广九铁路和葵头山脉隔断,和布吉很少来往,有感情隔阂在。
清末的李朗
我们沙湾也和布吉相隔太远,距离和地理因素让乡的政令推行不下来,我们去乡里面开会也不容易,不是翻山越岭,就是要到通过沙深公路转广九铁路才能到布吉。最近沙湾第二十五保的保长因为路途遥远赶不及到乡公所开会,被罚征兵一名,这个让我们不好受。而且,由于沙湾位于梧桐山之南,山里的环境很适合强盗藏身,所以沙湾一带的治安不是很好管理。
布吉到沙湾,中间的路并不好走
综上所述,沙湾和李朗的百姓都希望从布吉分出,恢复原来的乡界。收到信的林县长派了特派员邓济雄到沙湾考察。得出的结论:沙湾方面说的是事实,而且各界代表认为沙湾和李朗确实有分乡的必要。
省里面又没答应。
本文内容由小余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