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有子之人贫不久无儿无女富不长(有子之人贫不久无子之人富不长的意思)

导语:“有子之人贫不久,无儿有女富不长”,这句俗话何意?还受用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的一个分支,便是俗话。顾名思义,俗话指的是那些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在坊间广为流传的话语。俗话,很多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口口相传流传至今的,很多俗话是取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有的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意义,有的则反映了古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思维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俗话因为古人思维的局限性,变得不合时宜,也就是不受用了,当然,绝大多数俗话,还是经久不衰,至今受用的,尤其是那些涉及为人处世、人生哲理的俗话。

总而言之,对待俗话最为合理的态度,是采取辩证的方法,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存在即是合理,即使是一句不受用的俗话,也有其存在的意义,正如上文所说,俗话是取材于生活的,即使是一句不受用的俗话,也反映了古人的生活状态,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观察古人、了解古人的视角。

今天,要讲的这句俗话,相对较为简单,较为容易理解,它便是——“有子之人贫不久,无儿有女富不长”,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呢?

从字面上看,整句俗话很通俗易懂,它指的是如果生有儿子,则不会贫困太久,如果仅仅只生有女儿,没有儿子,那么即使富贵也不会太长。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俗话并不是空穴来风,古人为何要这么说?理由如下:

其一、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是农耕社会,而男子作为主要的劳动力,在食物生产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果家中有男子诞生,则代表多一个劳动力,因此,人们才会说“多子多福”,而在养儿防老上,多一个劳动力,则多一个保障,因此,这句俗话才道:“有子之人贫不久”

其二、我国有着悠久的祭祀文化,在古代,人们祭祖,是以男性为主导的,女子不能参与祭拜祖先的仪式,最多只能在一旁传递祭祀贡品,这一点在《红楼梦》中,也有具体的描述。如果家中只有女儿,没有儿子,则会导致无人祭拜祖先,因此俗话才道:“无儿有女富不长”

其三、从古代社会关系上,也能解读这句俗话。古代社会是重男轻女,男子参与社会的主导,例如科考、经商等等,而女子则被认为“无才便是德”,女子不能在社会上抛头露面,更没有机会参与科考。因此,男子有改变命运的渠道、机会和希望,也就是俗话上半句所说的“有子之人贫不久”,而女子要改变命运,在古代是难于登天的,因此俗话下半句道:“无儿有女富不长”

其四、除了从劳动力、子嗣传承和社会关系等角度,也可以从遗产继承的角度去解读。古代的遗产继承并没有完善的律法作为依据。这里顺便提及古代封建社会,在农村的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一户人家没儿没女死去后,他们遗留下来的资产或者土地,会被村里的乡绅变卖成银两,而乡绅们会从中谋取私利,剩下的银两,则会摆宴席,供村民使用,宴席少则摆几天,多则摆上十天半个月,总之将变卖的财产全部吃光为止,这一让人深恶痛绝的习俗,便是臭名昭著的——“吃绝户”

吃绝户指的是无儿无女,有时候无儿有女也是没辙,因为人们会以“嫁出去的女子,泼出去的水为由”,轻则遗产被七大姑八大姨、九大舅十大叔瓜分,重则被乡绅吃绝户。

以上,便是古代形成俗话“有子之人贫不久,无儿有女富不长”的四则理由,当然,如今是男女平等的社会,在社会建设上,妇女也能顶上半边天,而且相对而言,在孝敬父母上,女孩子会做得更加细心、贴心,因此也有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之说法,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律法的健全,在遗产继承、财产保护上,人们也得到了应有尽有的保障。时至今日,这句俗话已经不受用了。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交流。

本文内容由小故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