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三国风云(三国风云的意思)

导语:三国风云变幻,奸雄枭雄,世人心中都有不一样的曹操

三国风云,能人辈出,多少英雄人物让人心生敬畏。要论千古以来争论最多的当属曹操,世人对他褒贬不一,有人称之为奸雄,心胸狭隘,宁可他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他;也有人说他是枭雄,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基本统一北方地区。然他到底在这乱世中扮演怎样的绝色?

官宦出生,初入朝堂

曹操出生于宦官世家,年轻时也有些许小叛逆,放荡不羁,不修品性,不勤学业,当真是个叛逆少年,见他这般任性妄为,人们都不认为他将来能成就什么大事,他的随机应变不过是孩子家的小聪明而已。只有梁国的乔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将来是可平定天下的将才。

曹操虽不爱看之乎者也,但对兵法武艺尤其忠爱,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反复琢磨阅读《孙子兵法》等传世经典兵书,这也为他后来的军事政治生涯打下稳定基础。

熹平三年(174年),曹操被举为孝廉,任命为洛阳北部尉。管理洛阳治安,洛阳王亲贵族聚集,那些贵族占着自己背后的靠山势力任意妄为,目无王法,当值管理的官员也不敢得罪他们,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他们犯了事也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曹操到任后看不惯这样的风气,严厉奉行朝廷律法,将大棒悬于衙门左右,并下命有犯禁者,皆棒杀之。但贵族们根本不将这位新官放在眼中,恰巧以为权贵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也算是杀鸡儆猴,将他处死。此事过后“京师敛迹,无敢犯者”。他也因此得罪了一些当朝权贵,但是碍于他养父的关系,将他明升暗降。

南征北战

光和三年(180年),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宦官,整肃朝纲,重振大汉,无奈消息被宦官所知反被其害。曹操上书为他们求情,二人皆是大汉忠臣良将,朝堂上多是奸邪之徒,忠勇之人不得重用,社稷难以长安。言辞真切,句句肺腑之言。但汉灵帝没有采纳,之后他又多次上书劝谏,但成效微弱,东汉日益腐败,曹操也逐渐对朝廷寒心。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与皇甫嵩一同领兵镇压起义,熟读兵法的曹操大败起义军,斩首数万。虽然义军被打压难成大气,但东汉末年政治及其黑暗,甚至有了卖官鬻爵,长此以往不加整顿江山必是要亡的。当朝皇帝撒手朝政不管不顾,曹操不肯于那些政党同流合污,于是称病暂时隐居。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董卓摄政,自称为太师,专横霸道,将朝政大权尽握手中,残害忠良,打压异己。见董卓这样残暴不仁,曹操不愿与他合作,于是逃出洛阳,改名换姓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初平元年(190年),联军和董卓兵力悬殊,不是其敌手,死伤大半,不久之后也解散了。虽然此战失败,但董卓还是被王允和吕布所杀。

封王拜相

此后曹操依旧为大汉南征北战,现今看来,他还是一位心怀社稷,忠军爱国之人。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曹操迎汉献帝登基,被封为司空,执掌大军,百官总己以听,号令大军之后,他执着于收复大汉丢失的疆土,建安三年(198年),东征徐州,在他的攻势之下,吕布大势已去,下城投降,于是诛杀吕布,初步控制了徐州之地。

建安四年(199年),在他的指挥之下,把汉朝势力扩张到了黄河以北,之后的官渡之战他更是以少胜多,大破袁绍,基本统一北方。在他的南征北战之下,平定并州,攻破三郡乌桓肃清袁绍势力。

但他也并不是战无不胜,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大败,他不得不撤军北还。胜败乃兵家常事,他总结经验,稳定内部,建安十六年(211年),他率领大军亲征关中,大获全胜,之后又平定凉州,战功赫赫,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

因其功劳显著,建安十八年(213年),汉献帝册封他为曹公,建立魏国,有兵有权有封底,此可谓是位极人臣,之后汉献帝又将他分为魏王,他名义上是汉臣,但实际的权利已经是皇帝。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这一代枭雄在洛阳病逝,终年六十六岁,他的一生都在征战,不知是位大汉还是为他自己。根据他当时的势力能力,早就可以取代汉朝自立为帝,让他虽然位极人臣得封魏王,却做了一世汉臣,让人不得而解。

或许他心中对大汉还是有些许敬畏惋惜的,他的英雄谋略,枭雄本领,奸雄手段让人看不清他本人所想,也分不清他是正是邪,后世评说不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曹操。

参考资料:

《二十五史》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美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