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农是哪个朝代(劝农的劝)
导语:“劝农使”中国古代,最奇葩的官
劝农使作为官名,出现在公元723年,大唐鼎盛时期。也就是,唐玄宗主政时期。提到它,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一个颇具争议的人(宇文融)。宇文融饱受历史学家的指责,他是北周皇室的后裔,通过世袭特权,而不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倍受源乾曜(当时的宰相)的赏识。
唐.御史
公元721年,时任御史言官的宇文融。针对当时,已经蔚然成风的土地、户籍漏报,瞒报的现象,提出“应全面检括所有未登记的逃亡户“。此处有一个常识,大唐王朝的赋税,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的。通俗的说:就是国家根据,你在户籍登记地,耕种土地的多少,进行征税。这一制度,在大唐的早期,看不出什么弊端;还很大程度上,让国库更加殷实。可以说,唐王朝之所以伟大,户籍登记的均田制,功不可没。
均田制
但随着是逃亡户的问题日趋严重,首先:(纳税的人少了)一些人为了逃避纳税和劳役而离乡背井,在其他地方定居而没有登记,所以未予课税。其次:(土地的大量兼并)大地产的数量大量增加,其中许多为出身较低的官员所有,他们需要地产以稳定他们的经济地位。而这一群体,属于特权阶层,他们不通服徭役,交赋税。这两种效应的叠加,国库紧张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
唐代生活
在宇文融的奏请下,经过廷议,朝廷颁诏。限令“未登记的定居者,(1)在百日内向官府投案,(2)然后或是重返故里,或是在所居地重新登记。(3)未投案者将被集中并运往边境。”这三条,法令不可谓不严,违令者几乎等同于流放。但不幸的是,如此严格具体的一项法令,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遭受了极大的抵制。
唐律
从公元721年,到723年这两年间,宇文融应该是深刻的体会到了,权力真是表象,强权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想要政策的顺利推行,还需要辅之一定的节奏、利诱和教化。于是723年宇文融,又拟订一个新方案。它规定向官府投案的未登记的定居者,可以免税六年而缴一种特殊的“轻赋”。这样那些占地者就能以非常有利的条件,取得正式的地位。
大唐官员
大唐王朝,为了能够顺利推行这一措施,宇文融被特命为“劝农使”,并配备一批有专才的判官,他们作为额外的御史,被派往全国各地监督此方案的实施。这一方案取得很大的成功,甚至得到漏登户本身的欢迎。最后,不少于80万个未登记的户,及相应数量的漏登土地列入了簿册。约占726年登记的700万户(实际7069565户)总数的12%。当时的皇后陛下,唐玄宗对此非常高兴。于725年,任命宇文融为户部侍郎。
唐朝版图
“劝农使”作为,一个临时性的官衔,随着宇文融的升迁,也就不复存在了。但这个奇葩的官名,虽然只存在了2年,依然进入了史学家的视野。让我们,能在千年后的今天看到它,也是个不小的奇迹。
本文内容由小彤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