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吕雉资料(吕雉简介人生经历)

导语:吕雉:在争议声中不断“进化”的女人,她的心境谁人知?

高后吕氏,名雉,是汉高祖刘邦的元配。

作为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女主皇后,两千年来世人对吕后有许多评价,争议也大,其资料大多源自《史记》与《汉书》。

吕后特殊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她的性格——从原本勤劳善良的田间妇人,变成了极有见识、为人刚毅的女主。

在她执政期间,没有内乱四起,没有丧权辱国;轻徭薄赋,人民丰衣足食,社会经济得以复苏。正是这些可观的政绩,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从这角度审之,历史上许多帝王都无法与她媲美。以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一女子可以完成如此成就,确实不凡。因此,《史记》、《汉书》都给予了她中肯的评价。

她的污点呢?自然也不少。因此,她在司马迁与班固笔下,成了一个性格鲜明又复杂矛盾的人物。

她的一生,大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刘邦尚未称帝前的贫苦时期;刘邦在位时的皇后身份时期;惠帝即位后的“临朝称制”时期。

吕后 剧照

| 刘邦尚未称帝前的贫苦时期 |

吕雉年纪不到二十,只因其父一句:“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就嫁给了当时还只是亭长且好酒色的刘邦。

嫁进刘家之后,吕雉发现刘邦已有一个儿子,且两人婚后生有孝惠帝刘盈及鲁元公主,此时吕后不仅要为人妻,还要为人媳,为人母。

吕后勤劳善良,丈夫出外不在家时,她要操持家务,伺候公婆,照顾子女,还要担起田中耕种重担;有人求助于她时,她更是毫不吝啬地施予,可说是标准的“贤妻良母”。

高祖二年,彭城之战,刘邦因被一路上大胜冲昏了头,于是在项羽三万骑兵的突击下,丢盔弃甲。

在此过程中,刘邦为逃避楚军追击,曾将与吕后所生的二位子女推下车,而吕后和刘邦父太公,在逃亡中被楚军俘虏做了人质。

吕后 剧照

吕后这人质,一做就是两年多。两年多的阶下囚日子,她时常要与死亡为伍;另一方面,公公也是人质,作为儿媳的她还要伺候好公公。

可见,吕后的本性并不坏,而后“心狠手辣的吕后”,是环境造就而成的。

| 刘邦在位时的皇后身份时期 |

高祖五年,刘邦在泛水之阳被臣下奉称帝号,吕雉成为汉朝开国皇后。

当吕后以为一切将苦尽甘来时,却发现戚姬挟高祖宠爱,欲使高祖废太子刘盈,以己子如意代之。

吕后已不复当年之姿,色衰爱弛,与高祖夫妻感情渐疏;高祖宠爱定陶戚姬,认为“如意类我”。虽然众臣谏诤,但刘盈太子之位仍岌岌可危,最后吕后用留侯张良之策,请出四皓辅佐太子,才保住刘盈太子之位。

由此可见吕后为儿子用心之深,用力之切,因为她知道唯有刘盈稳坐皇位,才能彰显母后之贵。以母亲的角度观之,她是思虑周全、有远见的母亲;以个人才能来看,她具备政治家必备的特质。

刘邦与吕后 剧照

刘邦称帝后,吕后一直处于失宠状态,但她并没有因此而脆弱,她将生命的重心转向了儿子刘盈。刘盈是她的希望,她不允许刘盈的皇位之路上有任何一点闪失,换一个角度来说,吕后爱己也爱子。

此时期吕后的母爱,是显而易见的。高祖八年,高祖采娄敬之谏,欲送鲁元公主与匈奴和亲。在吕后的哭泣恳求下,高祖才取家人子为公主,和亲匈奴。

女人哭泣之后往往会变得更加刚毅。吕后的刚毅,是长期追随刘邦、长期处于危难之中所淬炼出来的。在别人看来,吕后阴狠毒辣,但站在刘邦的角度,她却是一“得力助手”。

从刘邦远征陈豨,吕后用计杀韩信,刘邦“闻信死,且喜且哀”中可知,吕后确实帮刘邦除去一忧;之后又将被高祖贬为平民的彭越骗至京城,让其舍人告其谋反,经廷尉奏请皇帝后,便诛灭了彭越及其宗族。

史书对吕后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她在治国安邦方面是一位值得肯定的人物。她帮助刘邦完成了统一大业,高祖时期努力扮演好“贤内助”的角色,拔除刘邦背上的两根芒刺——韩信、彭越。

《汉书‧高后纪》开头即载吕后“佐高祖定天下”,这一点给予了吕后正面的肯定。

刘邦与吕后 剧照

吕后诛杀功臣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刘”,也是替太子刘盈铲去可能的障碍,更可看出吕后的残忍政治手段与刚毅性格,做法也许过于偏激,但以“安刘”角度观之,就不难理解了。

| 惠帝即位后的“临朝称制”时期 |

高祖十二年,刘邦崩于长乐宫,太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

汉立国采黄老之术,因历经两百多年的战国纷争,加上楚汉之争的烟硝,刘邦所得的天下实已残破不堪。

刘邦死后,惠帝与吕后仍沿袭黄老之术,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吕后深处宫闱之中,却能使天下太平,刑罚罕用,人民衣食丰足——这应该给予她赞赏。

为了帮刘盈稳定政权,吕后伺机除去每一个隐忧,首当其冲的,就是戚夫人与其子赵王如意。

吕后将戚夫人囚于永巷,并召赵王如意回宫。刘盈知道吕后要杀如意,于是派人将赵王半路劫走,并保护之。结果吕后趁刘盈出外打猎时,毒杀了赵王,将戚夫人炮制成“人彘”,并请惠帝一同观看。

惠帝看了之后大哭一场,从此得病;尔后,惠帝性情大变,整日沉迷于淫乐,不再理朝政。

惠帝刘盈 剧照

这是吕后最常为人诟病之处。对于“人彘事件”,世人多同情戚夫人,认为吕后过于狠毒,却少有人顾及吕后积怨十几年的心境。

事实上,正如《汉书》所云:“戚姬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显示出戚姬并非谨守本分之女子,也有夺嫡之心。

另一方面,吕后是糟糠之妻,一路为刘邦照顾一家老小,甚至曾被俘做了人质,最后换到的结果,却是“希见,益疏”!若非吕后的护盘,刘盈定保不住太子之位,旧恨新仇,吕后怎可不怨?

炮制“人彘”是真的过于残忍,但戚姬也并非良善弱者;吕后的狠毒,来自于政治斗争的残酷。试问,历代诸王为争权,哪一位不是心狠手辣?

所以说,吕后对戚夫人凌虐毫不留情,除了反映吕后性格“狠”之外,还暗含她为保全自己和儿子地位,而不择手段的冷酷政治个性。

吕后 剧照

惠帝四年,吕后为巩固政权,置人伦大忌而不顾。她欲亲上加亲,将鲁元公主之女张嫣强行嫁予惠帝;又由于皇后年幼无子,吕后诈取后宫美人子为子,并弑其母,将其立为太子。

惠帝七年,惠帝崩于未央宫,吕后发丧却哭而不泣,可知此时她已“今非昔比”——惠帝之死的悲伤,远不及权力稳固的重要性。于是,“太后临朝称制,大赦天下。”

至此,吕后权力已达最高点。接下来,她通过各种手段铲除异己,巩固吕氏政权。

首先吕后利用刘吕联姻“扶吕抑刘”,稳固吕氏在朝廷的势力及长远的政治利益,如以吕禄女妻朱虚侯刘章。这种联姻既是笼络刘姓诸侯王,也是安排“眼线”,就近监视刘姓王的一举一动。

赵王友以诸吕女为后,他不爱王后,爱其他姬妾;于是诸吕女恼怒而去,向吕后进谗言。吕后大怒,召赵王进京,将他活活饿死;之后,吕后命梁王恢徙赵,任赵王,吕后一样以吕家女子妻之。

“(赵王后)内擅权……(赵王)有爱姬,王后鸩杀之……王悲思,六月自杀。”

吕后闻之,认为赵王恢竟为一女子自杀,而不思供奉宗庙祭祀,遂废其国,绝其王位继承者。

刘邦共有八子,其中三子一孙死于吕后之手。三赵王皆直接或间接被吕后所害,一孙则为燕灵王刘建之子——“(刘建)有美人子,太后使人杀之,绝后。”

刘邦 剧照

吕后的极大权力来自于帝位。她并非帝位的拥有者,但她却是实际上的执行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皇帝幼小。皇帝对吕后有怨言时,吕后便废帝另立,以便统治。

吕后可如此废立汉帝,除了吕氏势力已起之外,更是在功臣及刘姓诸侯默许下完成的。

从临朝开始吕后就不断地铲除异己,对于功臣则恩威并济——笼络可为己用之人,罢除不顺之臣。如王陵以“白马盟约”反对诸吕封王,于是吕后不悦,将王陵“明升暗降”,夺去他的相权,最后王陵称病辞归。

为了保全社稷,安定刘氏后代,陈平与周勃对于封诸吕为王则是这么回答的:“(吕后)欲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陈平与周勃知吕后之势已不可挡,不如就顺水推舟,保留实力,从长计议。

吕后以追尊亡父、亡兄,作为分封吕氏为王的开端。她封周吕侯子吕台、吕产为吕王、梁王,建城侯吕释之子吕禄为赵王,吕台子吕通为燕王,又封诸吕凡六人皆为列侯,甚至吕后之妹吕媭也封为临光侯,成为中国史上女性封侯之始。

吕后是极有政治手段之人,在嘉惠吕氏族人时,亦推恩于刘氏,以掩人耳目。

纵使刘氏诸王有不满吕后者,也因其威势,隐而不发;再者,吕后将部分贪得小利的刘氏诸侯王,纳为利益共同体,如此一来,他们便不会对分封吕氏为王有所异议,亦增加了吕后的势力,可谓“一举两得”。

吕后 剧照

高后八年,吕后病重,死前仍不忘交代吕产和吕禄率军护卫皇宫,掌握军权,且不要送丧,以免为人所制。

无奈吕产、吕禄皆无吕后的谋略。吕后崩,周勃、陈平、刘章等人一起诛杀吕产、吕禄,吕氏家族男女,无论老少皆斩。

吕后一生机关算尽,极力守护娘家势力,没想到最后还是一场空。

《汉书》云:“诸吕无道,擅相尊王……骄盈无厌,欲危刘氏。”

史书上记载诸吕用词不外乎是如此。描写最为详细的,莫过于吕后崩后,诸吕欲作乱关中,夺取刘汉江山,但由此也只看出诸吕资质庸劣,才能低下而已,至于如何骄盈、如何无道无厌,《史记》、《汉书》并无具体记载。

吕后 剧照

不过《史记》中,倒是记载吕后曾说过:“吕王嘉居处骄恣,废之。”可见,吕后对其外家也是有所管束的,并非让他们为所欲为;倘若诸吕是有才能之人,对社稷有所贡献,那么,吕后大封诸吕,就未必是过错,未必是“诸吕之乱”了。

正是因为诸吕的愚劣,导致后世以此大力抨击吕后;即使诸吕没有夺天下之心,但其资质也无法辅佐皇帝,然却居高位,那么,招致祸患、走向灭亡便是必然的了。

本文内容由小美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