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圣人不死(庄子为什么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导语:《庄子》缮性篇: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隐矣
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据传庄子隐居南华山,唐玄宗天宝初年,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亦因之被奉为《南华真经》。
下面来看看其中的“缮性篇”:
1.逮(dǎi)德下衰,及燧(suì)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
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等到德性不断衰落,到了“燧人氏,伏羲氏”开始治理天下。
是故顺而不一:这时只能顺从民心,而不能保持自然纯一的人性了。
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德性”又往下衰落,到了“神农,黄帝”开始治理天下。
是故安而不顺:这时只能安定天下,却无法顺应民心了。
2.德又下衰,及唐,虞(yú)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浇淳(chún)散朴;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
德又下衰,及唐,虞(yú)始为天下:“德性”又往下衰落,到了&34;开始治理天下。
兴治化之流,浇淳散朴:只能大兴治理教化之风, 已经耗散了纯朴的天性。
离道以善:脱离自然之道,去追求“善”。
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损害德性的圆满,而去做事;舍弃自然天性,去顺从世俗的人心。
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天下:彼此猜测对方的用心,这时用智慧,已经不足以安定天下了。
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然后便用世俗的礼节,以及渊博的知识,作为统治的辅助;所以,也出现了很多法家人物,都是为君主谋划。
3.文灭质,博溺(nì)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由是观之,世丧道矣;道丧世矣,世与道交相丧也;道之人何由兴乎世,世亦何由兴乎道哉(zāi)
文灭质:世俗的礼节,会泯灭人们自然的属性。
博溺心:渊博的知识,淹没人们纯真的内心;很多时候并不是越有学问越好;越聪明,内心越不宁静,草木皆兵,看谁都想谋害你,看谁都不是好人。
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然后,百姓将会迷惑混乱,无法再恢复到自然纯朴的本性。
由是观之,世丧道矣:由此看来,是世俗之风气,破坏了自然之道。
道丧世矣,世与道交相丧也:“虚假之道”又败坏了世俗之风,于是世风与伪道相互破坏。
道之人何由兴乎世:有道之人怎么能复兴世风呢?
世亦何由兴乎道哉:世风,又怎么能恢复真正的纯真之道呢?
4.道无以兴乎世,世无以兴乎道;虽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隐矣;隐,故不自隐
道无以兴乎世:伪道,无法让世风恢复纯真之性。
世无以兴乎道:世俗之风,无法让自然之道兴起。
虽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隐矣:哪怕圣人不在山林中,其德性也早已归隐起来,追求清静无为;要修行,并非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家里门一关,就是闭关;关键在于修心,而不是找个无人打扰的世外桃源。
隐,故不自隐:隐居,并非圣人主动归隐。
“缮性”是修治性情的意思;抨击那些为了追求荣华富贵而丧失自己的人;同时劝勉不得志的穷困者,应该始终坚守自己的情操。
庄子把“道和人”紧密结合在一起,使“道”成为人生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他所关注的“道”是以人为核心,从人的生命,人的精神,人的心灵去阐释“道”。
《庄子》和《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在哲学领域有较高研究价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常常翻阅,使得心灵安静下来。
本文内容由小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