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大姜为什么这么贵(大姜为什么会开花)

导语:为什么大姜长成了小姜?因为没有"主心骨"了!

去年的7月份,与同事路过一片大姜田,发现了一特殊的现象。这块疏苗型大姜田是播种在两块玉米田的中间,靠近两侧的两沟大姜与中间的大姜长势明显不同,矮小,分枝多,以为是播种的密苗型小姜,可仔细一看,大跌眼镜,原来是大姜的主茎没有了,就剩下扎了,被姜螟给钻了,大姜主茎倒伏死亡。大姜没有了主茎,也就没有了"主心骨",没有了"领导"的大姜成了一盘散沙,分枝都想当"领导",谁不让谁,结果就长成了一丛韭菜状。大姜的主茎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何作用?失去主茎的大姜有什么样的后果?如何来保护主茎呢?这就是此文所要介绍的问题。

一,大姜主茎的形成

种姜催出来的芽就是将来的主茎。大姜出苗后,在正常的气候和栽培条件下,主茎以每天大约1–1.5厘米的速度比较均匀的生长。9月上旬以后,茎粗一般是在1–1.5厘米,株高大体在70–90厘米,基本趋于稳定。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此时的昼夜温差下降,对主茎高度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二方面是,自9月中旬后,大姜的生长中心发生了改变,逐渐转向发生分枝和地下姜块的膨大,因此顾不上长高了,所以主茎的高度生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大姜幼苗期以主茎生长为主,发生的分枝很少,通常也就是有3–4个幼嫩的分枝,大约20天左右的时间才出土一根分枝。所以大姜在整个夏季几乎是不见长的,稀稀落落的几根苗,看着让人心急。这是因为大姜的本性决定的,因为它们的祖先原本生长于温暖,潮湿,光照较弱的森林地带,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2–28℃,并且还是花荫,土壤湿润状态。这都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你也木谱,你只能顺其自然,给它们搭好"花荫型的遮阳伞",别晒蔫了。

主茎断掉

但是,你不可小瞧了这段时间,因为大姜是需要很高的积温才能完成其生育过程的,并获得较高的产量。经过春的洗礼,夏的烘烤,累积一定的积温,才能见彩虹。这一切都是这根主茎来完成的任务。所以它的作用不可小视。

二,大姜主茎的作用

大姜幼苗期,由于分枝少,所以主茎以叶片生长为主。大约苗高8–12厘米时,主茎的第一片叶子开始展开,虽然是那么的幼小,生长速度是那么的慢,生长量是那么的小,但自此以后主茎就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促进二母子生根,脱离种姜的"避护",逐渐进入"独立"生活期,是为后期植株健壮生长打基础的重要时期。

主茎所制造的营养,可促进基部膨大形成二母子,二母子一左一右分生出俩"儿子",这就形成了"笔架姜",呈"山"字形的笔架。主茎所制造的养分不偏不厚地分配给这"俩儿子",供它俩生长发育,以续后代,就像一个家庭中的父母一样,所以称大姜的主茎为"主心骨"。它是家庭成员的依靠,不至于造成"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当这根"主心骨"倒掉了,会有什么后果呢?

三,大姜失去主茎的后果

当大姜因姜螟,茎基腐病,农事操作等原因造成主茎的断掉或枯亡,那大姜就失去了"主心骨",没有了"领导",那可就反天了。"俩儿子"谁也不让谁,都想当"领导",就拼了命地长,争肥争水,各顾各的。大姜植株所制造的养分有就近运输的特点,左边不管右边的事儿,右边也不会照顾左边,所以在给大姜追肥时,都是第一次追左边或右边,第二次就追右边或左边,两侧追肥,利于其平衡生长。这"俩儿子"所制造的养分各自为了自己的后代,可它俩又领导无方,"儿孙辈"都想取代它俩,这就造成了"混乱"的局面,都想"出姜头地",最后就是乱糟糟的一团,把一棵好好的疏苗型大姜,硬生生地长成了像一撮韭菜一样的密苗型小姜。因为刚顾了长苗了,忘了长姜,那姜块个个瘦弱不堪,细细的,长长的,嫩嫩的,很好的姜芽。三块姜赶不上正常的一块姜大,谁要呢?又不是软化栽培姜芽,盐渍咸菜倒是很不错滴。

由此看来,大姜的主茎是何其重要,姜农称其为"主心骨""领导"一点也不为过。所以在生产中一定要注意催好芽,保护好这根主茎。那如何来做呢?

四,大姜主茎的保护措施

1,培育健壮姜芽

因为大姜的主茎是由姜芽形成的,因此我们要注意精挑细选姜种,培育壮芽,加强发芽期的管理,为其创造适宜的发芽条件,保证顺利出苗,并使苗全苗旺。

主茎病害

2,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能够伤害大姜主茎的病虫害非常多,如姜螟,小地虎,腐烂病(姜瘟病),姜枯萎病(根茎腐烂病),叶枯病,炭疽病,立枯病,茎基腐病(烂脖子病)等,都会伤害到主茎的茎秆和叶片,所以一定要注意防治。

就像开头我说的那块姜田,因为是在玉米地的中间,而玉米螟(大姜上称其为姜螟)造成了大姜主茎的受害,造成了主茎被钻蛀,茎叶枯黄凋萎,茎秆折断。姜螟在我们这里一般是在6月上旬开始出现幼虫,可一直危害到姜收获,其中7–8月份发生量大,危害重。对于此虫的防治,要注意从6月初就得开始做好防治工作,每隔7–10天喷施一次杀虫剂,以防造成严重危害。

3,水肥合理,叶面肥跟上

为了提高地温,保证姜苗的顺利出土,要浇足底水,覆膜栽培。一般情况下,大姜苗没有出土前甭浇水,但在干旱的春季,当土壤失水造成干旱时,要酌情浇水,但浇过头水后,就得经常保持土壤的湿润,以防板结而影响出苗。

幼苗出土期间,每天都要进行破膜放苗,以防烤苗而影响主茎的生长。同时做好喷药防病虫害工作,可适当加入氨基酸类等叶面肥,以促进叶片的生长和健壮。"笔架姜"时期注意追施催苗肥。

总而言之,大姜的主茎被称为"主心骨"一点也不为过,它生长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它"俩儿子"的健壮生长与否,而它这"俩儿子"却是大姜将来是否高产优质的重中之重,苗好收一半嘛。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就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儿女,这个道理同样适应于作物,包括大姜。您说有木有道理?

本文内容由小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