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唐代制科考试有哪些(唐朝的科考制度)

导语:唐代制科考的发展及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 素戈笔下的世界

编辑 | 素戈笔下的世界

唐代制科考的历史背景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封建时期最混乱的一段历史,经历了近三百年战乱纷争,汉族与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得到了交流融合,经历了隋王朝的短暂统一,唐代达到了鼎盛辉煌。

健全完善的制度是一个王朝长期繁荣稳定的保障,唐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都对以后的朝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制科制主要是由两汉的察举制演变而来,遵循的基本是皇帝临时指定试策科目,命地方官举荐,由中央策试授官的程序。

科举制度肇始于汉代察举制,制科作为科举选拔人才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使得人才的选拔手段更加多样化,层次化更加突出。

其实制科并非始于唐王朝,其实两汉时期早就存在,发展到唐王朝正式步入了黄金发展时期。

唐代制科的发展

唐初期制举取士尚未规范,皇帝亲试亲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随着口试逐渐被笔试取代,制科选人也逐渐完善,唐代制科科目也经历了从模糊到明确具体的过程。

制科及第后能够立即授官,而且制举可以连续参加,对于想急于荣升显达的前进士、前资官、现任官多次参与制科,能得到连续升迁的机会,可以尽量避免或减少连续升迁中的待选。

对于没有出身的或官职的庶民来说,如果制科及第可被授以从九品下阶或者上阶的县尉;对于已经在朝为官者,就可以在原来官阶的基础上加阶授官,可连中连升,制科及第就等于走上了快速升迁的道路。

通过两汉科举与唐代制科的对照确实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二者的承袭关系不言而喻。

唐代制科的兴盛体现了制科的价值和功用。

科目设置灵活多变,贴近社会政治,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性和时代性,符合统治者在选人上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唐代制科选拔人才的贡献

唐代科举选拔人才的最大贡献是选拔了一大批政治能力突出,位居宰辅高位的人才,尤其是制科出身的宰相在唐代所有宰相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他们在国家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这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难得一见的盛况。

唐代制科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高祖、太宗统治时期,唐王朝出于初创和维护稳定的考虑,推行的政策基本是平静和波澜不惊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稳定,反映统治者治国的意图和决心,稳定中谋发展。

在唐初的三十年时间里统治者以下诏敕的形式求贤择能,制诏举人次数不多,分科模糊,还没有形成分科进行选拔人才的办法,在有限的开科求贤取才过程中基本是伴随着统治者政治上的需要而实行的。

统治者建事功以自效的要求,因此选拔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和在实际工作中政治能力出众的官员,以此达到统治者设科取士的意图。

高宗时期科目的开设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其中长才类科目八次与不遇类科目七次,占据高宗开科的一半左右,从这两种类型的科目可以发现高宗在位时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官员缺乏,而且有识之士不愿出仕为官现象屡见不鲜。

统治者建事功以自效的要求,因此选拔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和在实际工作中政治能力出众的官员,以此达到统治者设科取士的意图。

唐代制科存在的问题

制科考试考生的来源范围非常广泛,明经进士出身、前资官、在职官员可以参加,庶民百姓同样也可以凭借才华“释褐”为官,显示了制科不拘一格的人才选拔精神,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公平对待每个阶层的考生。

庶民百姓是可以参加制科考试的,但是中第的几率是非常低的,这是因为制科考试一般只考一项“策问”,其根本目的是要选拔更高层次安邦定国的人才,要求应试者必须具备广博的经史知识,高明的政治见解,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从事政治实践的能力。

从统治者的要求就可以清晰的发现庶民百姓具备这样全面的政治素质和才能是很难的,选拔的对象明显是针对那些前资官、在职官员和明经进士出身的人。

唐后期制科考试注重务实,鼓励举子能够针对实际问题评论褒贬,但是对于应考者来说,对策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进身官场,以达显达显位,强烈的功利意图,反应举子参加考试的私心,从考试的角度来看真正道出了考策的局限性,应试者也很难自由发挥己见的空间。

因为策文写给皇帝审阅,迎合皇帝意图,必然成为策问对策的重中之重,一旦将获取功名放在首位,这些直言极谏是否真正达到皇帝设科选人的目的,是很值得深思。

唐代制科衰停的原因

制科的停止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的压力造成的,制科考试的特殊性、进士科考试内容的转变、科目选和平判入等的设立、政治环境的恶化。

都不同程度的打击或替代了制科选拔人才的功能,尤其是宦官权贵的干涉阻挠更是直接导致了制科的停止。

1.宦官权臣干预阻挠

如果说制科在安史之乱以前在一片祥和与平稳的环境中达到繁盛的局面的话,那么在之后的时间里由于政治局势急转直下的恶化。

政治环境的恶化从外部给了制科致命一击,进士考试内容的变化则是从科举制度的内部对制科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2.进士考试内容倾向时务策

政治环境的恶化从外部给了制科致命一击,进士考试内容的变化则是从科举制度的内部对制科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堡垒往往从内部开始分裂和瓦解,制科似乎也没有逃脱这样的命运。

中晚唐政治环境恶化,制科步履维艰,纵观整个科举的发展并没有随着政治局面的恶化出现衰退和停滞,而是继续保持着前期稳定的发展势头,甚至成就了进士科的黄金发展时代。

进士科的录取标准的变化和选官制度的结合使得进士科在中晚唐时期成为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手段。

进士科取士文章重视时务和真才实学的确立,与官员的选拔制度相结合,一定程度上履行了制科选拔政治人才的职责。

3.科目选的兴盛

科目选,就是吏部通过科目考试来选拔一些有才华的人,尤其是一些学有专长的人早日脱颖而出设立的一项旨在打破选格限制的选官制度。

最重要的科目是拔萃科和博学宏词科,此外还包括后来设立的三礼、三传、三史等科目。

由吏部主持科目选的选拔,选人是有限定的,仅限于有出身的人和前资官,包括守选已满和未满者在内,已经为官者是不允许参加的。

这一点与制科有所不同,庶民和现任在职官员是不允许参加科目选考试的,制科的考试范围几乎包含了社会各个层面和各阶级的应试者。

二者同样存在相同之处,那就是在官缺少,候选人数多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为朝廷选拔具备真才实学的人才,从这点上来说二者是互补互通的。

作为选官制度的制科与科目选的主要宗旨就是选拔人才并且为大多数人提供一条按部就班仕进升迁之路,并且为有

特殊才华的人得以凭借朝廷的恩惠仕进宦途,制科考试的宗旨和意图体现了选拔人才的要义。

在唐代中前期制科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随着政治环境的恶化,朝纲絮乱,皇权衰微,到了中晚唐制科由于与政治联系过于密切而遭到不公平的待遇,深受宦官权贵的抵制和破坏,很难发挥前期那样的作用,没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随着科目选的设立与逐步完善,渐渐地选拔人才的职责就由科目选来承担了,制举考试的次数也就慢慢的减少,制科逐步被取代。

结论

唐代制科是在承袭汉代察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经过初唐的萌芽发展,唐高宗显庆三年开始日益成熟完善,结束于唐文宗大和二年,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制科经历了初步发展、繁盛、衰停三个阶段。

作为唐代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的特殊形式,结合自身优势发挥了其独特作用,这既有利于统治者灵活选拔多类型人才,也有利于各个阶层的士人有机会出仕为官,为官员的快速升迁开辟了一条捷径。

皇权参与下的制科与常科以及吏部科目选相比,优越的待遇、特殊的考试模式、快速步入仕途或者快速升迁,使得制科的地位明显优于常科和吏部科目选。

统治者为了满足不类型人才的需要,设科频繁而且“科目繁盛”,科目类型多样化。

随事设科,随时而举,灵活随意的特点既适应了时局和政治发展的要求,又满足了统治者对人才的渴求。

虽然制科考褒贬和争议始终不绝于耳,不可否分的是制科促使了科举选官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点校本.

【3】王安石.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

【4】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6】]沈晌.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

【7】王钦若.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影印本.

【8】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本文内容由小蔼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