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素书的修身智慧(素修的意思)

导语:《素书》:修行自己的一念之间,是避开祸患最好的方式

《素书》:修行自己的一念之间,是避开祸患最好的方式。

一、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对于人生灾难的恐惧,世人为了避开灾祸,便通过外在的方式寄托希望,所以便盛行了烧香祈福之类的行为,希望通过信仰的力量让自己躲开灾祸。

这种行为本身没有问题,这也是人之常情,存在即是合理,但是这种形式的本身却有一些偏颇。

因为真正能够让自己避开灾祸的,不是外在的力量,而是自己的内心,是自己内心的念头。

这个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比修正自身心念,更容易避祸的方式了。

从灾难的角度来看,灾难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灾,是我们躲不开的“灾、老、病、死”,这些是外力不可控的因素所产生的局面;另一种是人祸,所谓人祸,就是因自身心念不正而引发的结局,比如因贪嗔痴慢疑,自身品性心念问题而带来的结局,都是属于人祸的范畴之内。

天灾是我们躲不开的外力,既然躲不开,就不必再去躲,对待人生最好的态度就是“公平”,所谓“公平”就是欣然接受人生的好,但是也要坦然的接受人生的坏,既然躲不开的灾祸,就坦然的去面对。

但是当我们面对本可以避开的祸事却没有避开时,就需要反思自身的心念,从自己内心去找答案。

《素书》之中有这样一句话:抑非损恶,所以禳过。

抑制过错的发生,减少罪恶的出现,是不必祭祷鬼神就可以消除自己过失的办法。

自己的内心不净,还希望通过外在的力量让自己避开灾祸,这样愚蠢的行为,只有自以为是的人类才能做出来。

从前有一个愚蠢的人在家里煮黑石蜜,刚好有一个富人来到他家做客,这个愚蠢的人就想:“我应该用黑石蜜浆来招待这个富人。”

于是,他就在熬黑石蜜浆的锅里加一些水,放在火上用扇子使劲的扇,希望黑石蜜冷静下来。

富人说:“你如果不把下面的火熄灭,就算不停的煽,怎么能使黑石蜜浆冷却呢?”

很多人听到这件事情,都觉得很可笑。

而世俗之人的执念不就是这样可笑吗?自己内心不清静,还想用外在的方法灭掉自己的欲望之火,当自己不能坦然的去面对人生祸福时,还抱怨着人生给自己带来的只有痛苦,这就好像用火去烤自己的身体,希望得到清凉寂静的道理一样。

当人生因为心念不正而产生问题时,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的问题,只是通过外在的环境来让自己避免问题的产生,最后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反而埋怨着外力因素不够强大,这就是人生的无知和愚蠢。

二、

《菜根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

在念头刚产生时,一发觉这个念头是邪恶欲望的膨胀,就用理智将这种念头拉回到正路上来。邪念产生的时候,一发觉就转变方向,这就是将祸害转变为福祉的根源,将死亡转变为生机的重要关头,千万不能放过。

人生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很多事情都是一念之间的事,平日的一念之间,可以改变自己一天的行径,而君王的一念之间,可以改变整个世界,甚至未来几千年的历史。

在鲁恒公元年,宋太宰华父督因为觊觎孔父嘉妻子的美色,便杀害孔父嘉并夺其妻子,最后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汉成帝因为喜爱能歌善舞的赵飞燕,整天沉浸于赵飞燕姐妹国色天香的温柔乡之中,最后成了风流鬼;晋献公俘获了骊女,因为禁不住美色,也被骊女迷惑,导致太子申生上吊,最后家破人亡。

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人生祸福也藏在自己一念之间,所以掌控自己的思维和欲念,避免祸患近身的根源,就是控制自己的一念之间。

重视自己的一念之间,修行自己的一念之间,才能在这一念之间里,改变自己的生命轨迹。

《道德经》有这样一句话: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处理事情应该在事故没有萌发之前,治理事情要在乱子没有闹起来之前。

而问题的初始阶段,就是自己心念产生的那一刻,能够时刻抑制自己不正确的思想的出现,以及行为的产生,减少恶习的存在,就是避开过错和祸患捷径。

在根源处解决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文|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本文内容由小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