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到底是什么全新解读一下(老子的道指的是什么)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老子的道到底是什么?全新解读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老子的道到底是什么?全新解读一下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中第一个和第三个“道”就是老子要讲的道,也是人们想要追求或修习的道,第二个“道”通常都解释为“讲、说”等用语言来表述之意,其实不然。老子既然在作《道德经》讲道了,自然不会再去刻意强调说道是可以讲出来的,否则就是说了一句废话。所以,这句话中的第二个“道”,其实同后面一句的“名可名”一样,是第一个“道”的名词变动词,也就是修成道的意思,或者说是修道的这个动作,包括过程和结果,若换佛家的说法,类似于是修成正果。要理解“非恒道也”,就得先弄明白什么又是“恒道”,“恒道”指的是固定不变的、统一的道,是人的意识认知中的道,“非恒道”指的是道没有固定统一的道,是人的意识认知之外的自然之道,从后面几句的解说看,“恒道”只存在于人的意识认知里,修道不是修“恒道”,而是修超脱意识认知以外的自然之道,也就“非恒道”,这个“非恒道”从哪里来?只能靠悟,每个人悟岀来道都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常说的大道万千,有点类似我们今天说的没有包治百病的药。所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一句的意思并非是说道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而是说,道大家都可以修习,但没有恒道,道需要各自去悟,悟意识认知以外的道,各吾各的自然之道,你悟的道,别人修不了,而别人悟的道同样你也修不了。没有包治百病的药,得对症下药才能治病。同样,没有众人都能普修的道,修道得悟出自己的道,然后才能修成道。对修道而言,每个人就是那要治的病,而悟出的自己的道就是那对症的药。大道万千,道虽各异,但结果都一样,都是道,最终都可以证道,正如谚语所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因而,“可道也”、“非恒道也”都是对第一个“道”的解说。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同样,“恒名”指的固定不变、统一的名,这里的“名”不仅仅指名称,包括人的意识认知对万物的定义、表述等等。“非恒名”指的是物与名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万物的名都是人为赋予的,万物都可任意取名、任意定义、任意表述,所以“名,可名也。”但物是物,名是名,物是自然的,而名是人类意识认知里的,二者之间本身没必然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都是人的意识认知所赋予的。山,我们可以叫它“山”,也可以叫它“水”。不管是叫作“山”,还是叫作“水”,山都是山。但叫作“山”时,山是“山”不是“水”,而叫作“水”时,山是“水”却不是“山”。所以,“非恒名也。”名并不能影响万物本身。万物本无名,无名是万物的本来状态,而名是人为赋予的,是与人共生的,如果人不存在了,名也就必然不存在了。所以说“无名,万物之始也。”而人对万物的认知,却是从有名开始,有了名,人才能区分认知万物,人的意识认知里的万物都是基于名的,依赖于名,也就是说,人意识认知里的万物都是以名的形式存在的,如果无名,万物就无法存在于人的意识认知里,所以才说“有名,万物之母也”。“万物之始”是基于万物本身而言的,而“万物之母”是基于人而言的,更确切地说,是基于人的意识认知而言的,如果人不存在了,人的意识认知也就不存在,名也就不存在,自然也就没有“万物之母”了。“道”存在于“万物之始”,而不存在于“万物之母”,人却是被“万物之母”包裹着,所以求“道”才难。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徼。”这句话,通常的理解也是不对的,这句其实就是对前面说的“非恒道也”“非恒名也”中的“恒”的解说,什么是恒?有没有恒?这句里的两个“其”指代的不是“道”而是“恒”。“欲”是欲望、想法,也就人的意识认知。“眇”也不是妙的意思,就是失目的本意,瞎的意思,引申为啥也没看见,一片空白、虚无之意。“徼”,循也,就是遵循遵守的意思,“以观其眇”就是如同瞎子看“恒”,只是一片虚无,是观不到“恒”的。“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意思是如果在没有人自身的意识认知的情况下,就看不到“恒”,“恒”是不存在的;“以观其缴”就是能观到“恒”是在遵循的,也就是有“恒”的。“恒,有欲也,以观其缴。”意思是如果在有了人自身的意识认知的情况,就能看到“恒”,“恒”是存在的。一个“故”字又说明这句话是从前面推导总结出来的,说明这一句跟前面的话是有内在罗辑关系的,而这里前面的话就是“名,可名也⋯⋯万物之母也。"这一段。综合起来,真正的意思是说,恒同名一样,都不是自然存在的,都是存在于人的意识认知里,因人的意识认知而存在,没有意识认知也就没有所谓的恒。超脱于人的意识认知,“恒”都不存在了,自然也就没有了什么“恒道”,所以才说“道,非恒道也”,从这点来说,说“道”是不可言传的也是对的,因为言传本身也是意识认知里的东西,言传的“道”也只可能是意识认知里的道,也就是“恒道”,而非自然之道,也就是说不是“非恒道”。从“名,可名也”到“以观其徼”的一整段都是对“非恒道也”的解说。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两句,“两者”指的是哪两者?“异名同谓”意思是名称不同,指代的却是相同的事物,从全段话看,能符合“异名同谓”的,只有“始”和“母”,所以“两者”指的“无名”和“有名”,这两个完全相反的东西,同时出现,最后却归于“异名同谓”了,一个是“万物之始”,一个是“万物之母”,而“万物之始”和“万物之母”有啥区别?虽说法看上去不同,实质意义不就是一样的吗?这两者的表述看起来是自相矛盾的,所以才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确实非常玄妙,很难解释和理解。但这种“玄”又是各种奥妙的门,必须要理解悟透,只有理解悟透了,才能领悟其妙,才能悟出自己的道,才能入得了修道的门。
总而言之,《道德经》第一章的核心就是第一句“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其他部分都是在解说“非恒道也”。概括起来就是:“道”是自然之道,是不附加人的意识认识的道,也就是说,不带任何意识认知后所看到的,就是老子讲的道。道是什么?道是什么样的?不知道也说不清,因为任何描述、定义、形容、讲解等等都是意识认知的行为,意识认知描述岀来的道自然是意识认知里的道,也就是老子说讲的恒道,包括儒家思想、科学、哲学思想等等一切学问都是恒道,是人世间的道,都不是老子讲的道。而老子所讲的道是非恒道,是神的道,这个道没法直接讲,因为直接讲,无论如何讲,讲出来的就都是恒道了,所以老子只能间接地讲什么是恒道,明白了什么是恒道,进而知道非恒道。最多也就只能讲到这个程度了,如果还是不明白,老子也没办法了。老子的道是超脱于人的意识认知之外的,所以是不可能带任何思想的,老子也不会去讲什么思想的。所以,任何对老子的道的解读,如果解读出什么什么哲学思想,解读出什么什么智慧的,对老子的道而言,那都是个笑话。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老子的道到底是什么?全新解读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