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南宋状元文人(南宋的状元是什么官位)

导语:南宋状元的这首词,是爱国词中的名篇,生情激壮,笔墨酣畅

欢迎关注陇上诗书,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诗词

……

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词人,是豪放派代表词人之一。本文选取张孝祥最经典的一首词,是宋朝爱国词中的名篇。因我将重点放在解读这首词的背景和赏析上面,加之词本身的篇幅就长,所以导致篇幅较长,大约有3000字左右。能让读者朋友们能够准确地理解这首词和这段历史,也就心满意足了。

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为了实现他“屯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的美梦,分兵四路入侵南宋。金军越过淮河,直逼长江,前线的宋军节节败退,金军如入无人之境。

同年11月,金军逼近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张孝祥同榜进士加好友虞允文被派到前线犒军。此时的宋军萎靡不振,形势危急,于是虞允文亲自督师,并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如果金军成功渡过长江,我们又能逃到哪里呢?如今长江天险还在我军的手里,为何不能死里求生呢?更何况朝廷养兵三十年,诸位为什么就不能和敌人血战以报效国家”?

这番演说使得军心大振,成功的把士兵团结了起来。虞允文把散落在前线的散兵游勇组织起来,以一万八千人的兵力和十五万金军决战于采石矶,结果大败金军,取得了著名的“采石矶大捷”。

这次大捷是宋高宗退位的原因之一,公元1162年他传位于赵昚(shèn),是为宋孝宗,改元隆兴。孝宗一直想收复失地,所以他起用了主战派老将张浚为枢密使,主持隆兴北伐,却在符离遭到惨败。

这次惨败给朝廷中的投降派以口实,以汤思退等人为首的投降派示好金人,让金人出兵两淮地区,迫使宋庭议和。1164年,金军再次逼近长江,同年冬天,宋庭和金国签订了继绍兴和议之后的第二个屈辱的合约——隆兴和议。

此时的张孝祥任建康留守,既痛恨金人的猖狂,又恨南宋朝廷投降的可耻行为。在一次聚会上,他写下了这首千古佳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词的上阕描写了淮河两岸宋金对峙的情形。上阕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词人在章法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第一,宴会的地点是在南京,而词人却说“长淮望断”,他不让众人只停留在以淮河为界的痛苦事实上。

第二,而是以“追想当年事”这句把大家的心绪推向了更远、更广的沦陷区,字里行间透露出强烈的山河破碎之感。

第二,以“隔水毡乡”提出警告,把众人的思绪拉回到现实当中。

形势危急、报国无门、忍辱求和、中原遗老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层层推进,越来越深,不仅充分的表达了词人悲愤的心情,而且更有力地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之情。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

长淮:淮河。

莽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伫立在漫长的淮河岸边,极目远眺,关塞上的野草茂盛,淮河南岸没有屏障可以依靠,只是莽莽平野而已。北伐收复失地的征尘早已暗淡,寒冷的秋风劲吹不停,边塞上寂静悄然。

昔日的动脉,如今成了边境,国土沦丧,只剩半壁江山,千里淮河,无险可守。暗指宋军防备松懈。朝廷已经放弃了抵抗,秋风凄紧,战后的淮河两岸一片荒凉。

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

黯销凝:形容悲伤的神态。

当年事:这里指的是靖康之耻。

殆:似乎是。

我凝神静气,极目远眺,心情感伤、暗淡。回想当年中原沦陷,靖康之耻,似乎是天意使然,并非人力就可以扭转;

词人黯然伤神,回想往事,这样的后果到底是人的原因还是天意难违呢?语意肯定,而词人却用了“殆和非”两个否定语气的字,顿觉摇曳生姿。

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洙(zhū),泗:指的是流经曲阜的两条河流。

弦歌地:孔子以礼乐化导与民,故弦歌。这里指的是礼仪之邦。

膻(shān)腥:羊膻味,腥臊气。

在圣人讲学的洙水、泗水边;在弦歌交秦的礼仪之邦,也都变成了膻腥一片,臭气熏天。

圣人讲学之地,如今也落入金人之手,词人的内心充满痛苦和愤慨。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毡(zhān)乡:金国。

区(ōu)脱纵横:匈奴语称边境守望之哨所,这里指的是土堡很多。

隔着河水,对岸就是敌人的营帐,黄昏时分,牛羊开始返回圈舍,敌人的岗哨横一排,纵一排,密密麻麻,警惕性非常高。

描写的是河对岸金军的活动。昔日的耕种之地,如今已经变成了游牧之乡。金军哨所纵横,警惕性非常高,这就和开头第一句宋军的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暗指了沦陷区百姓生活的艰难。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名王:此指敌人的将领。

宵猎:夜间打猎。

骑火:举者火把的骑兵。

金军的将领夜间打猎,骑兵手拿火把,照亮了整片平川,胡笳鼓角发出悲壮的声音,令人胆颤心寒。

金人时时刻刻在操练,夜间也不例外,警惕性非常高。他们南下之心不死,做好了随时过河的准备,国势仍然处于危险之中。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

埃蠹(dù):尘掩虫蛀。

零:尽。

想我腰间的弓箭,匣中的宝剑,白白遭受了虫尘的侵蚀,满怀壮志竟然得不到施展。时机轻易流逝,壮心徒自刚健,岁暮将尽。

这里词人倾诉自己空有杀敌的武器,只落得尘封虫蛀而没有用武之地,词人具有收复失地的雄心,却只能虚度光阴,满是无奈和悲愤。

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渺神京:渺,渺茫。神京,指汴梁。

干羽方怀远:用文德以怀柔远人,谓朝廷正在向敌人求和。干羽,干盾和翟羽,都是舞蹈乐具。

⒄烽燧(suì):烽烟。

光复汴京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朝廷正在推行怀柔政策,边塞烽烟宁静,没有战事,敌我两方都暂时休兵。

词人锋芒的笔端直指南宋朝廷,汴京渺远,除了距离上的遥远以外,更多的是指收复汴京的希望渺茫。而这一切都是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造成的,讽刺了朝廷放弃收复失地,安于现状。

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

冠盖:穿着冠服求和的使者。

驰鹜(wù):奔走忙碌。

若为情:怎么好意思。

穿着华丽的冠服的使者,匆匆忙忙,实在让人羞愧难当。

自绍兴和议之后,每年派遣去金国朝贡的使者、交割岁币的交币使、国信使、祈请使等充满道路,他们在金国受尽屈辱,有些正义之使甚至丧命。可宋庭依旧与之交好,这很难让词人接受,所以词人在这里发出叹息,痛恨不已。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翠葆霓旌:指皇帝的仪仗。

听说留在中原的父老,常常盼望朝廷、翠盖车队彩旗蔽日北归的这一天。

十分尊敬张孝祥的陆游有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词人所言不虚,真实地反应了当时的情况。中原父老殷切盼望复国的事实和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现状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使人无比的气愤。张孝祥的伯父出使金国,他刚正不阿,被幽禁长达十五年之久,中原大地的百姓由于不能复国,失望透顶,眼泪流尽。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填膺:塞满胸怀。

使得行人来到此地,满腔悲愤,怒气填膺,热泪如倾。

行人在这里是个泛指,既有路过这里的人的意思,也包含其他诸如使者之类。

纵观全词,篇幅宏大,格局开阔。用三言、四言的短句构成了紧张急促的节奏,生情激壮,表达了词人爱国主义的情怀。运用敌我、朝廷和百姓的对比手法,展现出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诗圣杜甫的作品被后人称为诗史,这首词也完全可以称的上词史。

——君安——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滢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