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诗歌思想感情题型及答案(诗歌思想情感题答题方法)

导语: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特殊提问方式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主要包括以下四种考查方式:

1.直接概括情感型。考查途径:①理解诗歌特定语句的含意;②根据诗歌主要内容,简要概括其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复杂的)思想感情;③总结、归纳诗歌的主旨。概括思想情感为考查重点。

2.借用他人评价引出问题型。

3.请学生根据评价分析诗歌型。

4.分析诗人的人生态度型。

5. 请学生得出诗歌对自己的启示型。对诗歌阐释道理的认识及受到的启示。常用提问方式: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诗中阐明一个……道理,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诗中,作者认为……,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以上几种提问方式,其中第一种是一种最直接、最直白的方式,答题时不用过多审题,可根据诗歌内容、情感直接作答。

三、四种提问方式,需要答题之前认真思考,出卷人的意图究竟何在,在回答问题时才能有的放矢。如“借用他人评价引出问题型”重在对后面的提问的分析。“请学生根据评价分析诗歌情感型”重在分析准确前面的评价,根据评价内容,再结合诗歌情感进行作答。“分析诗人的人生态度型”重在如何对待人生“态度”,不能回答具体的“情感”。“请学生得出诗歌对自己的启示型”重在结合自己、结合诗歌回答“启示”。

在答题思路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旨:其中包括对文化常识、物象意象、历史典故以及诗人的生活经历的关注。

2、区分情感类别:哀愁、激愤、忧郁、欢喜、向往、别离等。

3、答题时,一定注意:关注尾句、先总后分、联系原诗、知人论世。

专题练习

(一)直接概括情感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

苏轼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白马皂貂留不住。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渐见靴刀迎夹路。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注]王文度:《世说新语·方正》说王文度的父亲王兰田(名述之),“爱念文度,虽长大,犹抱置膝上。”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化用王维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其意而用之。

B.下片前三句写张元康想象自己到家时的情景,长安落英,故关飘絮,兵士列队相迎。

C.词末借用王文度的典故描绘出一幅感人的画面,用反问语气强化了表达的情感。

D.全词以人物行为作为结构线,谱写了一首动人心弦的送别诗,发自肺腑,情真意切。

16.词的开头写到“一曲阳关情几许”。确实如此,本词揭示了人世间多种美好珍贵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

15.B16.①友情。“白马皂貂留不住”一句透露出作者对张元康离去的不舍;“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写张元康回望分手之处,不见孤城,只见霖雾,对词人留恋思念。二人友情真挚深厚。②亲情。“白马皂貂留不住”一句还写出了张氏孝顺父母,义无反顾,即使用“白马”,“皂貂”等贵重物品厚待,也“留不住”。“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用王文度借喻张元康,表现了张氏父子的深挚关系。父子亲情动人心弦。③乡情。“渐见靴刀迎夹路”,词人想象张元康到家时众多兵士带着靴刀”,像迎接高官,列在道路的两旁,以隆重的礼仪迎接。同乡之谊感人肺腑。

(二)借用他人评价引出问题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雨

曾巩

偶徇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①忧。

桑间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

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

从今菽粟非虚祷,会见瓯窭②果满篝。

【注】①长人:指居上位者,做百姓官长。②瓯窭(ōu jù):狭小的高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说自己偶然处置了一个窃取朝廷俸禄的官员,便生出对官场的忧虑之情。

B.农人有的编织竹匾供蚕结茧,有的挥镰收麦,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C.颈联的“更”字表明诗人对农人忙于农活是喜悦的,对响雷下雨更觉喜上加喜。

D.尾联“祷”字透出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渴盼,“非虚”二字是说他的愿望终将实现。

16.清初文学家褚人获评此诗曰:“忧喜之间,尽见儒者情怀。”请结合诗的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

15.A 16.(1)诗人之忧,是忧百姓生计。诗人刚一做官便心忧天下百姓的生计,这种“忧”正是儒家积极入世、自觉担当的情怀;(2)诗人之喜,是丰收之喜。蚕结茧,麦已熟,丰收在望,好雨适时而至,可助菽粟生长,让诗人欣喜不已。这种“喜”正是儒家“富民”“足民”“制民之产”思想的体现;(3)诗人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始终心系苍生,以民为本,尽显儒者情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洪 适

子月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圉圉①从它归丙穴②。谋自拙,空归不管旁人说。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妻子一船衣百结。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

【注】①圉圉:形容巨鱼逃跑的样子。②丙穴,本来是地名,此指鱼穴。左思《蜀都赋》有“嘉鱼出于丙穴”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的“水寒风又烈”突出了水与风的特点,写出了渔人打鱼时环境之恶劣。

B.“成虚设”“从它归”写出渔人费尽心思仍一无所获,眼睁睁看着鱼逃跑的囧境。

C.六、七句对仗工整,月、雪意象优美,意境空灵,但“独钓”则流露着淡淡哀伤。

D.渔人作为劳动者,其生活充满艰辛,但作者描写渔人时却融入了赞赏的情感。

16.有人评价这首词描写出渔人生活中“贫也乐”的精神,请结合内容对此简要分析。

15.C16.①渔人打鱼一无所获,“妻子一船衣百结”,写出了其经济生活状况堪忧、家境贫穷。

②渔人有任人评说的不以为意,表现出旷达的胸襟,他陶醉于西浦月、南溪雪的美景之中。

③渔人贫且快乐,享受着不同一般的美好人生,令人艳羡,“长欢悦”表现出知足的快乐的心态。

(三)请学生根据评价分析诗歌情感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小重山①

岳飞

昨夜寒蛩②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①此词作于绍兴八年,为宋金“议和”而不准动兵的历史时期。②寒蛩(qióng):秋天的蟋蟀。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惊回千里梦”一句的“梦”是指词人的金戈铁马抗金梦,好梦却易醒,附带上一层悲剧色彩。

B.“帘外月胧明”一句寓情于景,既暗示词人夜深久不成眠的情景,又抒发了词人孤独寂寞之感。

C.“旧山松竹老”一句用旧山松竹喻朝廷主和派老迈怯战,阻止抗金,照应了后文“弦断有谁听”。

D.最后三句,化用伯牙子期的典故暗示了词人孤掌难鸣的处境,寄托作者的一腔愤懑和愁苦之情。

16.有人评论岳飞的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诸君细读《小重山》。”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5.C16.此词表现了立功不易,苦无知音的沉郁情怀,实质上与作者通常表现的豪迈雄健,慷慨激昂的精神相一致。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晏几道①

天边金掌②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③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注]①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性孤傲,中年家道中落,一生抑郁不得志。②金掌:汉武帝时在长安建章宫筑柏梁台,上有铜制仙人以手掌托盘,承接露水。此处以“金掌”借指国都,即汴京。③绿杯红袖:代指美酒佳人。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从气象和物候两方面凸显出季节特征,为全词奠定了伤感的基调。

B.“人情似故乡”一句赞美了客居之地人情之美,同时激发出浓浓的思乡情意。

C.下片前三句追忆过去,着力描写重阳节赏菊宴饮的情景,渲染了节日的盛况。

D.全词情感波澜起伏,由空灵而入厚重,音节也随情感的变化而从和婉到悠扬。

15.《蕙风词话》评论此词:“‘欲将沉醉换悲凉’,是上句注脚;‘清歌莫断肠’仍含不尽之意。”请结合词句内容简要分析。

14.C15.“欲将沉醉换悲凉”紧承上句“殷勤理旧狂”,解释重现从前狂放不羁情态的原因,是想借一番沉醉消除失意悲凉;词人想寻求解脱、忘却,而他自己又明知这并不能换来真正的欢乐,这是真正的悲哀。②“清歌莫断肠”是说清歌莫唱悲曲,一唱断人肠。“莫”字与“欲将”二字呼应,收束全词,包含着词人历经人生风尘后不堪回首、不易诉说、万般无奈而又聊作旷达的深沉苦楚,言有尽而意无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①

陆游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②。

【注】①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②长杨赋,汉代扬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宫而作。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托物起兴,晨见桐叶飘落,夜闻蟋蟀鸣叫,表明从朝至夕,终日触目盈耳的只有凄清萧瑟的景象。

B.“黯黯长安路”一句用长安借指京城临安,“黯黯”不仅是写实,也象征着作者难以实现报国理想。

C.“忽记”表明此刻涌上心头的是当年词人的战斗经历,最使他念念不忘的是前线的大散关和渭水清流。

D.全词共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抚今,第二层追昔,第三层和第四层又转为抚今。今昔交织,回环往复。

16.前人评价这首词,认为最后一句的“悔”字为全词的精要之处,你是否同意?并作简要分析。

15.D16.同意,①“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一句回忆了词人早年的战斗经历,下阕中的“悔”字道出了自己被罢官后无法到前线抗金的懊悔之情。②“悔”字与“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相呼应,委婉表达了兵书写成却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③“早信”句与《长杨赋》的典故,映射了当时统治者的昏聩无道,透露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气。

(四)分析诗人的人生态度型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丹霞蔽日行

曹丕

丹霞蔽日,采虹垂天。

谷水潺潺,木落翩翩。

孤禽失群,悲鸣云间。

月盈则冲,华不再繁。

古来有之,嗟我何言。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标题可判断本诗体裁与曹操《短歌行》一样,同为四言乐府诗,行文风格清丽工练、深婉细腻,体现了曹丕“诗赋欲丽”的文学观。

B.四时不同,景物各异,外界物候对诗人的刺激使他产生了丰富的联想,由此足见曹丕虽为政治家,但也有情感细腻丰富的一面。

C.古诗咏叹月盈月亏、花开花落的佳篇迭出,花月虽为美景,但多以乐景衬哀情,本诗也流露出望月惊心,花落而悲之感,并为结尾抒情蓄势。

D.诗人篇末直抒胸臆,发出了既然我之所思古来有之,又何须多言的嗟叹,与开篇诗人见到“丹霞”“彩虹”之美景时的欣喜构成对比。

16.本诗借自然景物及其变化抒发了哪些人生感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15.D16.①晚霞和彩虹虽美,但很快就会化为乌有,抒发了好景不长,美丽易逝的感慨。

②流水逝去象征时光飞逝,落叶纷纷象征四季轮回,暗示光阴飞逝,无法改变。

③通过落单悲鸣的孤雁,抒发了人生无常,祸福难测,孤独是人生常态的感慨。

腻④通过月盈则亏,繁花易败,抒发人间盛衰有常,荣华难久的感慨。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毛君游陈氏园》

北宋 苏辙

增筑园亭草木新,损花风雨怨频频。

筼筜似欲迎初暑,芍药犹堪送晚春。

薄暮出城仍有伴,携壶藉草更无巡。

归轩有喜知谁见,道上从横满醉人。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被贬筠州期间。②筼筜:一种皮薄竿高节长、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园中很多花朵都曾被频频风雨损伤,但诗人游园的心情并没受到影响。

B.颔联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写了筼筜和芍药,也点出了游园的时节。

C.“无巡”意为不拣选地方,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畅饮时的随意状态。

D.路上杂乱地走着尽欢而散的人们,诗人也回到了家中,心中充满喜悦。

16.从本诗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15.C 16. 参考答案:①暮春时节,风雨连绵,诗人游园所见应是桃李凋谢,满地落红,但诗人并无愁怨叹惋之情,仍然找到了怡人的美景,并与友人们把酒尽欢;②诗中展现出了诗人旷达的胸襟,由此看来,在面对人生挫折的时候,诗人也会有随缘自适的气度,保持顺其自然的心境。

(五)请学生得出诗歌对自己的启示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 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暗: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2.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1.B后半句错误理解,不是湮没无闻,湮没无闻就是没写到历史中,是写到历史中去了,却不能如实地记载。

2.第一问: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第二问: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本文内容由小曲整理编辑!